第148章 【特别舒坦】(第2/3页)

相对于别处,谯县算是最早进入休养生息模式的地方之一,曹冲在县城周围走了一圈,感觉茫茫绿野叫人欢喜,县中也是一片祥和。

他随意地与那些没见过面的老乡们聊了聊,又与县学的学官们畅谈半宿,不由提笔给他爹写了封信,说昔日那些死伤将士的后人不少已经长大成人,让他爹可以不必太挂念家乡百姓了!

曹冲这些家书写得很随性,每次都是想起来了就往回送一封,没什么规律可言。

他这封家书抵达洛阳的时候,曹操已经看过他让人送回去的许多封信了。这日得了曹冲的信,他也不曾太在意,撂到一边到无事可做时才拆开来打发时间。

不想这一看,却是让曹操怔住了。

曹冲这信中少了平日那些个毫无意义的赘语,读来虽仍是平平淡淡,却又句句都写进了曹操心里头。

随着曹冲平平淡淡的那么一封信写下来,谯县的种种仿佛一下子来到了曹操眼前。他倒不是那种格外思念故土的人,只是经曹冲这么一说,他倒是真有了那么几分牵念。

直至荀过来找曹操商量政事,曹操才回过神来,把曹冲这封信给荀看。

荀也时不时会收到曹冲的信,只是大多都很有曹冲特色,满篇都是毫无意义的废话。见曹操还与自己分享曹冲的信,他起初是不太乐意看的。

可惜曹操现在到底是一国之君了,荀也不好拒绝!

荀本来没抱多大期望,接过信一看倒是被信上的内容惊了一下。

看完信后,他捋须笑道:“公达若看了此信,许是可以不那么头疼了。”

要知道荀攸每次接到曹冲这个学生的来信,都是一脸的痛苦,明显一点都不想看到这种玩意。

曹操冷哼着说道:“这小子聪明得很,就是不肯往诗文方面使劲罢了。”

这小孩分明只要稍微收敛一下,文章与诗赋便能写得有模有样,偏就是一天到晚爱瞎写。

哪怕心里对曹冲一天到晚瞎胡闹的性情不太满意,曹操还是找机会与荀攸也分享了曹冲这封信。

曹操甚至还在朝会时让人将这封信给文武百官读了一遍,表示得知家乡如今的情况,他心里算是放心了,希望大家也好好去信了解一些自己家乡可有什么需要增进的地方,发现问题,咱就解决问题!

曹操这一通操作下来,满朝文武自然心领神会地开夸:先说曹冲这信写得质朴纯挚,颇有古意;又说曹冲代父回乡,孝心可嘉;接着才重点吹嘘曹操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之心,得此明君,大魏何愁不兴?

曹操听得心里美极了。

马屁虽然不可尽信,但是听起来很舒服啊。

反正他没别的感受,就是舒坦,特别舒坦!

荀:“…………”

荀觉得自己与这些同僚格格不入,有点想告老还乡。

见曹操正在兴头上,荀忍着没当场站出来泼他冷水。

他退朝后与陈群他们商量了一会,决定让曹操把吹的大话付诸实践,不是说别的地方也要比照谯县来安排吗?

那就让人开始调查,让人列出需求,看看曹操是不是真能做到!

至于调研方法,曹冲给他们示范过了,多抓点壮丁,可着劲给他们安排任务,让他们早早熟悉这种摆数据搞分析的工作!

抄女婿的事,能算是抄吗?

对曹操这通操作反应大的,绝不仅是骨子里正派得很的荀。

第二日正好是休沐日,吴质到曹丕府上吃酒,席间不免提及此事。

吴质还是觉得对曹冲不得不防,毕竟当年王莽没篡位时那也是人人夸赞的能吏忠臣,谁会想到他竟有篡逆之心?

哪怕曹冲自己一开始没那个心思,照着曹操这个宠爱他的劲头,他身边迟早会聚拢不少人。前些时候各家不就把家中子弟给送到曹冲身边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