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几头下注】(第3/3页)

再看看曹冲的出身,曹操原配丁夫人还家去了,卞夫人、环夫人都是早年就跟着曹操的女人。

虽说这些年都是卞夫人在操持家事,环夫人不免偏于软弱,可如今中宫未定,谁知道曹操会不会因为偏爱曹冲这个儿子,特地选立环夫人为后?

毕竟卞夫人原本出身倡家,本是出身微贱的优伶,说不准会有人拿这来说事!

再看看近几年来,曹操给曹冲选了荀攸当老师、荀当岳父,郭嘉还与他要好得很,这些人个个都是能靠几句话左右曹操决定的存在!

这些事情透露出来的信息,难道还不明显吗?

曹冲,于太子之位也是有一争之力的!

那么,他们是不是该在曹冲身上也押上一注?

不少人在心里都开始有了这样的考虑。

尤其是对于世家大族来说,他们家大业大,家中子弟也多,几头下注是很寻常的事。

有道是东边不亮西边亮,真要赔了也不过是赔上个年轻子弟罢了,只要有那么一注押对了总能保证家族长长久久地兴旺下去!

只不过要派谁去曹冲那边下注,倒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很多人家开始暗中打听起曹冲的交游情况与兴趣喜好来。

与此同时,曹植也和杨修几人碰了头,默默地喝起了闷酒。

曹操的这个任命确实把曹植打懵了,曹丕和曹彰都是及冠之后才授的实职,怎么到了曹冲这里就不一样了?

曹植不免想到在三年前曹冲大病一场,曹操出征回来后直接骂了他们一顿,亲口对他们说过这样的话:“要是仓舒能醒过来,我一定让他继承我的位置!”

难道父亲当时说的并不是气话,而是真的有这样的打算?

曹植不由又想到曹冲曾提起过的“桃花源”,有那样的奇妙机遇在身,父亲恐怕只会越来越偏爱曹冲!

只是这些事他一件都不能和杨修他们提及,只能闷在心里独自煎熬。

杨修几人见曹植神色郁郁,不由对视一眼,你一言我一语地开解起曹植来――

一来,出头太早并不是什么好事,容易变成显眼的靶子。

二来,年纪太小压不住底下的人,再高的官职都是白瞎!

到时曹冲什么成绩都拿不出来,所有人都会知道他不过是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庸才,曹操也会对他大为失望。

曹植听了,不由皱起眉道:“我岂会盼着仓舒不好,我只是想不明白父亲为什么略过我给仓舒授官罢了。”

他表现得难道还不好吗?

他留守邺城期间,即便算不得是独自主事,却也有从旁协助,自认做得可圈可点。既然父亲都破例给曹冲授官了,为什么不能对他也破一下例?

真要过两年再给他授官,朝中哪还有他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