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4/5页)

“二皇叔,二皇婶,这一年来,侄儿一直有私下里寻找二妹妹,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刚刚,侄儿派出去的小厮,居然从东南沿海传回了二妹妹的消息,说二堂妹可能寻到了,就在福建的一座大山里!”

卢珏边说,还边解开画卷上的红丝带,小心翼翼展了开来,往摄政王和摄政王妃跟前凑。

摄政王:……

摄政王妃:……

他们女儿都已经寻回来三个月了,怎的又冒出一个“女儿”来?

夫妻俩带着疑惑,凝视细看这幅画时,却见一个粉裙小姑娘坐在山坡上放羊,模样儿还真有几分铃儿的样子。

见了这画,夫妻俩越发疑惑了。

卢珏却完全陷在自己的激动里,手捧画卷,询问道:“怎样,二皇叔、二皇婶,这画上的姑娘可是我二妹妹?”

摄政王夫妇没法摇头,只能盯着画上的姑娘,模凌两可道:“是有几分神似。”

卢珏听了这话,越发喜上眉梢,兴奋地讲解道:“神似就好,侄儿这就回信,让寻到人的小厮立马将二堂妹送进京来,若真的就是失踪的二妹妹,那可就是大喜事一桩了!”

摄政王和摄政王妃虽然心头晓得女儿已经找回来了,但对外毕竟一直没有公布,是以面对卢珏这样的好意,夫妻俩自然不能推却,甚至还得装出一副“欣喜和激动”的样子,连忙点头。

一旁站立的世子和卢月裳也纷纷假装出“惊喜”的模样,配合着作戏。

然后,一家四口问东问西,一会儿询问铃儿在那好不好,可是受了委屈,一会又询问怎会流落到了深山里。激动时,摄政王妃和卢月裳还假意落了泪。末了,一个劲询问卢珏“铃儿在哪,具体地址”,他们好派人去接。

“二皇叔、二皇婶,接人的事交给侄儿就行,保证半个月之内将二妹妹给送到府上来!”卢珏信誓旦旦道,“侄儿这就回信,让那个小厮送人进京。”

说罢,卢珏没在摄政王府多逗留,立马要回自己的大皇子府去办事去了。

卢珏见这一家四口又是“激动落泪”,又是“催促赶紧接人进京”的,转身走出摄政王府那一刹那,心下长长舒了一口气。

“不错,不错,这场戏唱得很好,无论那个小姑娘是不是二郡主,本皇子都在摄政王心里落下了好。彼此间的关系,应该会回暖一些。”卢珏翻身上马,洋溢着笑容,拍马而去。

卢珏离开摄政王府后,并未直接回大皇子府,而是带上贴身小厮阿才,一路朝京郊的庄子上奔去。三刻钟后,来到一座坐落竹林里的庄子。

“怎样,那位姑娘调.教得如何了?”卢珏跳下马背,早有看守庄子的管家前来迎接,卢珏开口就问。

管家立马笑道:“大皇子放心,那位姑娘已经调.教得很好,这就给大皇子带上来。”

卢珏点点头,随后去了主屋落座。没一会,一个粉裙小姑娘脚步轻盈出现在堂屋门外,微微低头,有些怯怯地进了门。

卢珏一眼望去,只见这姑娘的脸蛋,确实神似几年前的二郡主。就是看上去过于怯懦了。

阿才晓得大皇子在想什么,忙在耳边小声道:“大皇子放心,二郡主遭遇了那样的战乱,还有外祖母一家的灭门惨案,从此性子变得懦弱,甚至有些患得患失都是正常的,没人怀疑。”

这一点,卢珏想了想,也对,便不再纠结了,只招手唤了那小姑娘上前,柔声询问道:“你今年多大了,可还记得你爹娘是谁?”

那个小姑娘显然是已经训练好了,虽然整个人有些怯怯的,却思路清晰道:“我不记得了……只记得好多倭寇闯进我家里,然后还追着我跑……别的一概都想不起来了。”

言下之意,便是被灭门惨案吓得失忆了。

失忆了么,忘记自己的出身很正常。而她又长得三分神似几年前的二郡主,所以卢珏的人误将她当做二郡主,从大山里寻出来、送回京,错就完全不在卢珏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