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49(第2/3页)

李德全闻言,趴在地上对着康熙保证道:“是,奴才定当竭尽所能。”

接下来的时间,胤礽只觉得宫里的气氛十分紧张,宫女太监做事更加的小心翼翼,就是如此,还是被李德全带走了不少人。好在李德全的成果还是比较可喜的,接下来的几年里,皇嗣不断的出生,渐渐的打破了这种紧张的氛围,

转眼间就到了康熙二十六年初。

此时的胤礽已经十三岁了,个子也是抽条般长到了一米七,而小时候那种圆乎乎的肉感早就消失了,脸上的轮廓也清晰了不少,穿上一身常服,出去的话,能迷倒一大片的女子了。

好在胤礽身为太子,出宫这种事情,是不长有的。

胤褆被康熙早早的扔给了裕亲王,只因为他实在是不爱学习,每天都有各种的老师去康熙面前哭诉,惹得康熙一个没忍住,想要揍他,在胤礽和明珠的求情下,让他跟着裕亲王学习带兵打仗。

别说,胤褆显然是适合带兵打仗的,去了裕亲王那里没多久,频频立战功,让康熙在胤褆的老师面前也算是除了一口恶气。

恭亲王在宓琼死后,快马加鞭的跑了回来,不顾裕亲王的反对,跑到皇宫里来闹了一次,在知道心彩的事情之后,惊出了一身的冷汗,更是心中气恼宓琼把人给杀了,要是宓琼没有杀人后自杀,就不会让幕后凶手逍遥法外,只可惜现在说什么都迟了。

有了这件事情作为铺垫,恭亲王变得成熟了不少,在康熙提出让他亲自教导胤礽军略的时候,连声应下。

就这样胤礽除了上汉蒙满,骑射之后,又增加了一样,军略。

胤礽一时间更忙了。

他几乎除了吃饭和睡觉的时间之外,都在学习,头发都掉了不少,好在清朝的人个个都是半秃的脑门,也看不出谁秃顶,谁头发多。

钭多和束达两人也因为年岁大了,钭多被康熙安排去参加科举,走文职,而束达则被安排跟着裕亲王去了军营。

等将来胤礽长大了,他们可以很好的一文一武的帮助胤礽治理天下。

在这几年里,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佑,八阿哥胤禩都陆陆续续的去了上书房。

胤礽则是被康熙请了专门的师父在乾清宫的偏院子里专门的教导,不用去上书房。对于他们几个弟弟,倒是很少能见到。

胤祉爱书生过其他,又喜欢编写故事,在一次年节上,胤礽为了恐吓他们几个小孩讲了一个故鬼事之后,就被胤祉给缠上了,隔三差五的去找胤礽来听鬼故事。

还要编写成书,刻印起来,更为自己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书名,祖关居士,胤礽不懂胤祉的脑子里想的什么,为什么起个这样的名字,但是胤祉因为出书不断的往他这里送银子,就能看出来,他那书弄得不错,很受欢迎。

这天胤祉神秘兮兮的来到了毓庆宫,嘴角不断的上扬,带着一抹兴奋的窃喜,走到了胤礽的身边,轻声道:“二哥,你忙什么呢?”

胤礽从一堆被康熙挑出来的无关紧要的奏折里抬起头来,看到胤祉之后,抬手笑道:“你怎么有时间来了?最近学业不忙吗?”

他总觉得康熙是为了偷懒,才把奏折给他批阅的,这东西看的让人头大,还不如去上书房学习呢。

在胤礽的印象里,在上书房的日子是最难熬的,只是他从来都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这么大的,在上书房的短短几年的时间,他看了比现代还要多一倍,不两三倍的书籍,更是达到出口成章,背诵默写两不误,这中间因为毛笔字字体难看,更是被各个师傅抓住了往死里训练,现在一手隶书,写的也能入的了康熙的眼。

能进入一个皇帝的眼,可见是下了多大的功夫的。这其中的血和泪,他完全不想再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