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得久了,就变成真的了(第2/5页)

因为自卑,她可以把身体当做一个筹码,答应了柏万福的婚姻。因为仇恨,她对柏万福的母亲永远无法亲近。她觉得自己的灾难来自于早年的父母离异,所以她对事关婚姻家庭情感的当事人,都报以异乎寻常的热情。因为她是一个破碎家庭的受害者,因此她对所有婚姻的解体都不安地抗拒。在心理师生涯中,她从本能上强烈地抵制所有的粉碎和重建,有的时候连自己也为之迷惑不解。现在,真相大白了。未能完成的心结,让她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心理师。

她期冀在遗忘中救赎,于是编造了自己的历史。

因为她对知识的渴求,使她对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怀有敬意。这就使她对钱开逸的那份情感,本质上绝非纯粹的性。

还有“真相”。内心匍匐着假象,就对真相趋之若鹜。无论真相对当事人是否至关重要,它对贺顿这个心怀暗疾的心理师是首屈一指的。所以,她不遗余力地追索真相,百折不挠。

永远的冷。永远盼着一把火。燃烧尽骨缝中的冰锥……

她逃避痛苦又迎接痛苦。眼前的痛苦成了她过去的痛苦的挡箭牌。或者反过来说,过去的痛苦成了她现在痛苦的盔甲。

恐惧这个东西,根深蒂固。如果不是你主动地去拔除,年龄的增长只会使它们以更多的化身隐藏下来,而不会自动消解。在每一个受过虐待的孩子身体里,无论他们后来成长为怎样魁伟的成人,甚至取得了经天纬地的成就,内心深处,依然驻留着一个软弱无能担惊受怕的孩子。

她不能从容地享有幸福,在幸福中会体验到莫名的危险与不安。幸福这种情感于她是如此陌生和稀有,是令人不舒服的考验,也是诱惑。幸福诱惑你躲开它,因为你觉得你不配。在困难和苦痛中,由于神经的高度警觉和敏感,贺顿保有清醒的判断力,但是幸福就不同了。面对幸福她束手无策。幸福是孤独的,她没有独自品尝幸福的能力,只好把幸福拒之门外。她无法忍受幸福带来的昏眩和特立独行,她只有逃避。

哦哦,还有那辆飞天的红色火车!那是压抑的能量和宏伟的理想铸起的幻想,在梦中飞翔。

剖析自己是痛苦的,如同古代的酷刑——五马分尸或是千刀万剐。也许比那更残忍,刑罚中的刽子手是一个人,受刑者是另一个人,这就是一种绝缘。在贺顿的反思中,杀人者和被杀者都是同一个人,都是她自己。唯有将自己撕碎,肝肠寸断地裂解之后,才有可能重组。自己将自己割剔,刀刀见血精准犀利。你哪里越痛,越说明那里毒涎汇聚。你哪里越想躲避,越说明那里隐患深在……

贺顿是勇敢的,也是绝情的。她冰雪聪明,明白了自己的痼疾,毅然决然开始再生的铸造。这个过程是艰辛的,也是愉快的。剔除了腐肉,你不再爆发无名高热。放出了毒血,你浑身从未有过的轻松。你看人看事看世界的眼光不一样了,你感到了发自内心的自由。冰河已经打开,道路已经开通,头顶上的紧箍咒已经找到了解码,从此天地一新。来自神的给神,来自鬼的给鬼;来自人的,留给自己。

终于有一天,贺顿开始问自己,惨祸密布的童年,有什么正面的遗产呢?甫一想到此题,她觉得自己真是疯了。丑陋悲戚的疮痕,怎么会有好处呢?但是,任何事物对人的影响,都是双刃的。不可能只是好的方面,当然也不可能都是恶劣的方面。那么,衡量自己是否真正走出了阴影的试金石,就是看你能不能跳出三界五行外,更客观更冷静地看待过往的经历。

贺顿从胃里向外呕酸水,连鼻子都辣起来。

不!我不原谅!我永不原谅继父这个禽兽!她斩钉截铁地对自己说。她抬头望月,月亮变成了有棱有角的煤块,不再圆,也不再银白。月亮被烧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