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被言语的荆棘勾连而起,灵魂被刺得出血(第3/6页)

其实快速地在第一时间就把话说满,是危险的。钱开逸马上就吃到了这苦涩的果子,短信上写着:“男主持人你闭嘴吧,让刚才那个女的继续说,老子听着她的声音很入耳。她说自己有高兴事,到底是什么事,让老子也知道知道。该不是想男人了吧?”

满嘴的污言秽语,当然是不能念出来的。有些人,就像人有露阴癖一样,他们的乐趣也建筑在喷粪上面。可钱开逸已经把话说出去了,无法改口,随机应变道:“贺顿,这个短信是针对你的。”

贺顿的角度看不到屏幕,不知道来者不善,笑眯眯地说:“针对我的这些话,是什么呢?”

钱开逸说:“这位听众说很喜欢你的声音,对你刚才说的事,很感兴趣,问你为什么这样高兴。”

危机在无形中化解,钱开逸松了一口气。贺顿懂得主仆有别,从不抢着看听众来言,并不知道这一切。她沉浸在自己的兴奋当中,回答说:“谢谢这位听众的关心,因为我的心理考试通过了,成绩优良。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不久我就可以拿到证书,成为一名有资格开业的心理师了。”

贺顿的高兴是有充分理由。这次考试很难,据姬铭骢的研究生说,有几道题连他们都没有见过,看来老爷子是痛下杀手了。慈眉善目学养很好的沙茵也没能通过,可见及格率之低。沙茵得知消息后,痛不欲生地说要给自己买一件裘皮大衣才能吃得下晚饭。在这么严峻的形势下,贺顿却顺利过关,真是天大的喜讯。可惜,她没有任何好朋友可以通知,只好在高空掷物之中喜气洋洋。

主持人的快乐是有传染性的,一时间,显示屏上银光闪烁,大家都纷纷来信表示祝贺。钱开逸看看危机已然解除,该是进入预定话题的时间了,就把面孔转向贺顿,说:“您作为心理学家,是怎样看待高空掷物这件事的呢?在这个动作背后,潜藏着怎样的心理动机?”

贺顿叫苦不迭。并不是所有的动作后面都有可以深究的动机,或者说,如果具体到某一个人,也许是有意义的,但若要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却并不容易。心理学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年轻到在任何一本书里,都还没有谈到高空掷物的规则。

但是,贺顿却不能说露,她要扮演先知先觉的角色,况且她今天心情甚佳,谈兴很浓。迅速整理了一下思绪,从一己的无边喜悦中脱身而出。贺顿说:“关于掷物的话题,要从掷物人的出发点说起。开逸,我想问问你,你掷过物吗?”

钱开逸不知道贺顿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如实招来说:“掷过。不过不是高空,我父母家住在一楼。想高空掷物还没有那个条件。”

贺顿说:“低空掷过物也行。总之,在掷物的一刹那,你想的是什么?”

钱开逸说:“还能想什么?当然是把这个东西扔得越远越好。”

贺顿说:“那就是让这件东西消失。”

钱开逸说:“正是。”

贺顿说:“让一件原本属于你和你有关的东西消失,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它了,甚至是厌恶它了。对吗?”

钱开逸说:“那是一定的。如果喜欢,谁还把它抛弃?”

贺顿说:“你回答得很对,可惜没有准备奖品,否则你是可以得到嘉奖的。高空掷物的人首先是不喜欢这种东西,然后是期待着它消失,而且是越远越好,越干净越好。这个时候,如果住在高层,就会觉得随手一抛,让这样可恶的东西顿时烟消云散,是最简单最经济实惠的办法了。所以,从人的心理来说,高空掷物是有它的内在道理的。”

钱开逸急了,心想这样谈下去,岂不背离了要大家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基本出发点!吹胡子瞪眼赶紧示意贺顿掉转方向。

贺顿刚才也是临时抱佛脚,说到哪儿算哪儿。看到钱开逸的表情,赶快往回找补:“当然了,所有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但也要照顾场合。比如你是一个乡下人,当然可以把东西乱丢一气。农村遍地是垃圾,多一堆少一撮没多大关系。荒郊野地,吃个瓜把瓜皮一砸,谁也不觉得污染了环境。过不了多久,瓜变成了粪水,还能肥地。小孩子往地上一蹲就地大小便,也是肥料。城市就不一样了,高度密集,在地铁里放个屁,最少二十个人能闻到……”贺顿平日里不说这么多,今天实在是高兴,就像喝了酒,管不住自己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