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害怕被遗忘,但前提是我们要被人记住(第2/7页)

作罢。另找。在此阶段,领导不断地催促钱开逸,心理访谈开播迫在眉睫。

这天刚上班,齐台长拦住钱开逸说:“几家大企业又来谈广告了,说一定要有一款针对高收入白领的谈话节目,收听率上去了他们才肯投入。台务会商定你的这档‘心灵七巧板’半个月之内必须开张。”

钱开逸频频点头,是啊,别的栏目都是磕头作揖地出去拉广告,唯有这档还在孕育中的栏目,是广告商奋不顾身地扑上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再不努力,大家的钱袋子干瘪,钱开逸罪责难逃。

钱开逸悲痛地准备让那老女人出山。这天下午,他到新华书店去买书。一个广播人,要时时充实自己的脑壳。不然空有一条好嗓子,说出来的都是废话蠢话,岂不贻笑大方?

钱开逸除了享有一匹油光水滑的亮嗓之外,其他方面也很俊逸,身材高大鼻梁英挺嗅觉上乘,眉清目秀视力超拔,耳朵也像藏獒一般灵醒。不过在大城市里,五官感受太机敏了,简直就是灭顶之灾。新华书店里热气腾腾,弥漫着书本的印刷气味、男人的汗臭味和女人的脂腻味,耳鼓被嘈杂涨得紧绷,目光还没瞅到书,就被一张张流汗的面庞填满。钱开逸走到心理励志类图书的货架前,突然如醍醐灌顶一般听到身后不远处,有一个女声问道:“《幽谷伴行》在哪里?”

《幽谷伴行》是刚刚上市的一本心理学译作,别看名字仿佛通俗小说,其实内容艰深佶屈聱牙。据说没有研究生以上的学问,休想看懂此书。钱开逸虽有此学历,但因为忙,还不曾看过。

让钱开逸激奋的不是深奥的《幽谷伴行》,而是那个声音。妖媚中透着宁静,华丽中掺杂着朴素,流利而不黏滑,有力而不强硬……天啊,钱开逸踏破铁鞋无觅处,寻找的就是这样的声音。而且,它十分年轻,是带着露水和霜粉的紫葡萄,浆汁饱满吹弹可破。如今,年轻就是宝啊,特别是女声。

钱开逸正准备回头一把抓住这个如鲸鱼般滑润的女声,不想手机恰巧响了。他下意识地低头一看,正是齐台打来的电话。

广播这个行当,面向千家万户,业内的口头禅是“广播无小事”。齐台要求领导干部和重要的播音员都要24小时开着手机,随叫随到。有人曾因和女朋友听交响乐擅自关机,被再三再四点名批评,还扣发了不菲的奖金。大家都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一看是齐台召唤,立马在第一时间抓起听筒。

齐台急迫地说:“心灵七巧板的广告已经签了,下个星期,你这档节目必须要让大家听到。预告也已经发出去了,剩下的事,我就不多说了。你也是老同志了,心里有数。”

隔着半个城市和无数攒动的人头,钱开逸确知齐台看不到自己,还是不由自主地频频着头,说:“明白。下周。心灵七巧板一定准时开播。”都是干广播的,钱开逸知道所有的肢体行动都会在声音中有所暴露。如果他不点头,声音就不会传达出足够的尊敬和服从。老广播的耳朵就是雷达。

待钱开逸完成了对领导的尊崇,回过头再来寻找那个石破天惊的声音,才发现它已潜入深水。

人海茫茫啊!每一本书都是一道屏障,每一个脑顶都是一座山峦。那个声音用嘈杂成功地把自己掩埋了起来。到处都是声音,纷嚣混乱,带着急迫和尖锐的腐蚀感。那个声音烟消云散,仿佛从未生成过。最要命的是钱开逸没有看见发出那个声音的面孔,如果齐台的电话晚来一秒钟就好了,这个魔鬼声音持有者的音容笑貌就会像烙画一样焦糊在钱开逸的脑屏上。

只有一根稻草——《幽谷伴行》。钱开逸发疯似的掐住一个身穿红色马甲的服务人员说:“快!快带我到《幽谷伴行》那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