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年轻人不讲道理(第2/4页)

这就其实是某些人的有意宣传,导致大家陷入误区,就像很多人认为鬼子只要进攻就是万岁冲锋,北极熊只要进攻就是人海,米粒坚进攻就是扔炮弹雨,德意志就是装甲集群,法兰西就是掉头往回跑……”

把大众对各个国家军队的普遍印象说了一遍,李谦突然反应过来,言语貌似有些不恰当,不过也无所谓了。

可李谦这日常辱法,却让原本一本正经听着的观众却一下子笑喷了。

现场的气氛也为止一轻,从之前满场严肃讨论国家大事,没变成了轻轻松松地说电影。

那名发难的眼镜却很不爽,“米军回忆录就是这么记载的,密密麻麻漫山遍野都是人,难道不是人海战术?”

李谦摇摇头,“先不说其他国家怎么样,单说咱们志远军,所谓的人海,只是视觉感官的出来的结论,我为了拍这半个小时的戏份,也查过很多资料,今天有空就给大家讲讲。

抗战早期,我军确实使用过人海战术,那些上万人进攻几百人鬼子无果就是人海战术,但是一点用处都没有,事实上现代战争已经不是靠人堆就能赢的了。

一战时期的凡尔登绞肉机,就是典型的人海战术失败的例子,十个月双方死亡七十万人,最高一天之内就死了六万人,从那以后,人还战术就没落了。

而我军自从抗战后期开始,就开始大规模运用三三制步兵战术,这个词可能大家都听过,不过大部分人都不理解其中的含义。

三个人呈三角队形组成一个战斗小组,三个组为一个班,三个班(一个排)为一个战斗群,班长和组长负责战斗群的之间的联系。

而一个27人的战斗群展开后可以覆盖800米宽的战线,一个团最少都有27个这样的战斗群,也就是说一个团最起码能够覆盖十公里的战线。

当然,实际上部队不可能一字排开,在进攻中,三个人呈三角队形组成一个组,三个组又成一个另三角队形,不断地扩展成一个个三角队形,任何一环缺失,后面都有人能够补上,这个阵型,大家可以百度搜一下。”

听到李谦这话,有好奇的观众们拿出手机,问起了渡娘。

李谦就接着说道,“三三制战术在北棒战争中是发挥到了极致,再结合电影中的夜袭,往往是在一个非常近的距离对敌人发起攻击,且战斗群一波接着一波,给予足够大的进攻压力来弥补火力上的不足。

因此在一些米军基层士兵眼里,志远军就如潮水一般涌过来,当他们认为进攻的志远军兵力有一个营的时候,实际上或许只有不到一个连。

当他们认为一波火力覆盖能炸死十几个志远军战士的时候,实际上志愿军可能只是伤亡了两三个人。

这不像很多影视剧里展现的那样,几百人挤在一起冲锋,机枪一梭子下来撂倒七八个人,一发炮弹下来炸到一大片。”

看着手机上的三三制战术阵型,听着李谦讲的话,观众们已经在脑补出了一个团上千人以这种战术展开的战斗集群。

既分散,又联系紧密,不会被一发炮弹一下炸死一大片,进攻时却能集中火力。

原来如此!

观众们第一次从这方面了解了当年的战争,这笔那些从精神、意志力的角度更直观。

“所以,以讹传讹的人海战术就是这么来的,敌人看到的是人海,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人。”李谦笑笑,说出结论。

“如果有不相信的,可以去看看米粒坚一些专业的书籍,不要去看带有宣传性质的书,那都是为了掩饰他们的失败,掩盖我军的强大,实际上在全球很多国家,都对我军的这个战术有深入研究了。”

说完,李谦看着那个眼镜,问道,“这么说,不知道这位观众朋友了解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