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你入佛,我就入佛,你入魔,我也可以入魔。(第3/4页)

他想看看九方长明这样的强者,为何会后来沦落到那个地步。

他也想看看另外一个自己,后来到底有没有在玉皇观拜师,又学了些什么。

长明没有赶走云未思,从那天起,算是默认他在玉皇观留下,但也没有答应收他为弟子。

云未思坚持不懈,最终以努力打动了九方长明,成为观主第一名入室弟子。

也是长明在道门的唯一一个弟子。

梦境中不觉时光飞逝。

云海看着云未思一点点修炼,一点点成长,从少年变为青年,从倔强深沉变得稳重干练。

他也会笑了,虽然大多只是面对师尊的时候笑,但起码是有血有肉的,不再是那个跪在道观面前,只凭着一腔仇恨支撑不倒却麻木不仁的云未思。

他会细心给师尊打扫屋子,会跟道童学编蒲席,为其师亲手编一个生辰贺礼。

他会在灯下临摹九方长明的笔迹,写了长长的字帖,然后露出会心一笑。

他还会听说隔壁山峰有一处山泉雪水煎茶乃天下一绝时,特地大半夜翻山越岭等了三天,直到等来冬季第一场雪,再捧着装满初雪的陶罐回去,正好赶上酷爱喝茶的九方长明清晨第一壶热茶。

云海就在旁边默默看着。

看着云未思的悲欢喜乐,看着他对师尊的满腔热忱。

看着他修炼时的心无旁骛,也看着九方长明的倾囊相授。

他将手按在胸口。

滚烫的心脏也在跳动,似乎感同身受。

为什么他会完全不记得了?

为什么九方长明这个人,在海边重逢之前,他竟然会一点印象都没有?

云海闭了闭眼,压下澎湃灼热的心绪起伏。

时光仿佛静止,又一直往前流淌。

云未思的七年时光,也被云海重新一点点找回来。

但他觉得日子不会一直这样平静下去。

因为九方长明的修炼也遇到了瓶颈,他时时能看见对方紧锁的眉头,与若有所思的神情。

终于有一日,玉皇观迎来了它的劫数。

九方长明携徒出门赴约。

云未思从前的仇家找上门来,这次他们带来更厉害的帮手,但没了九方长明的道观,其实也就是个平平无奇的门派,仇家找不到云未思,直接发泄在道观里半数弟子身上,玉皇观死伤惨重。

闻讯回来的云未思千里追杀,将当年那伙仇人都解决干净。

现在的他早有能力报仇,只不过这些年一直在道观里修行,无暇旁顾。

等他回到玉皇观,九方长明却提出,他要离开玉皇观,也离开道门,另立门户。

“我的修为已经到瓶颈,进无可进,唯有破而后立,方有余地。”

花树下,长明对云未思道。

“参悟得道也未必要破而后立,道法深奥,师尊大可另辟蹊径,何必非要离开道门?”

云未思露出从未有过的急切。

他不希望其师离开,但云海知道,九方长明是一定会走的。

道门就像一棵参天大树,也许这棵树上的细枝末节还没有被九方长明摸透,但树的形状和它所能达到的高度,九方长明都已经了解了,他希望去探索别的树种,而不是终其一生浪费在这棵树上。

但那个时候的云未思是不明白的,他希望玉皇观这种日子能一直延续下去。

果不其然,九方长明道:“玉皇观,我建议你不要接掌,俗务会浪费你的精力,耽误你的修炼,你就照着我教你的心诀,一直修炼到顶,再寻往上的新路,我会先入佛门,研究佛法,以求终有一日,将百家融会贯通,再返璞归真。”

云未思想也不想就道:“您入佛,我就入佛,您入魔,我也可以入魔!”

九方长明摇头:“你不必跟着我,你很有悟性,在道法上也已小有所成,循着这条路走下去,终有一日可以大成,揠苗助长,其害反大。而且你生性寡情少欲,正适合修无情道,我杂念太多,总想兼容并蓄,集百家所长,这也是一种欲,注定无法走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