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1章 自己定价(第2/4页)

这五本古籍,有一本比较特殊,也就是《广公游记》。

看名就知道,是清初一位名为广理的大吃货逛吃逛吃的记录,但这书并非广理所写,是他的伴读书童负责记录这一路上的逛吃。

关于古方,就不用多解释了,是没有流传下来的菜方,自古就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虽然这说法来自于武师,但在厨界一样通用,很多大厨都会留一手自己的拿手好菜不教给徒弟,但又怕没有传承,所以就会记录下来,传给后人。

这几道:活水鱼、开地菜、白炀药膳、天仙汤、火山鱼、饿死龙、山泉观素斋,皆是袁州完全没听过的菜肴。

要说,收集的三十一道中,除了这七张古方,还有四张菜方,袁州没选的原因很简单,这四道菜有的已经被还原,有的技术含量并不是太大。

所选的七道古方中,袁州最有兴趣的是饿死龙。

俗话有云“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饿死龙就是能够将驴肉做得让龙都嘴馋。

这十二道古方古籍,袁州有信心能够在一两个月之内消化完,然后厨艺会有一个小步提升。

“我也会好几道失传的菜了,等我把这七道学会了,是不是可以弄一个失传之宴?”袁州觉得这是可行的,作为一个成功的饭馆,不止要有硬菜,还要有硬核宴。

袁州能够如此快吸收并掌握,是因为系统奖励的手稿和经验,如果单拿到古方,是很难这么快研制成功的。

现在在网上搜做菜教程很多都说的是:盐少许,酱油一勺之类。

少许是多少?勺有多大?这些基本都是自己研究。

用文言文纂写的古方更是如此,有时候一个字都能让你绞尽脑汁。

要把配料比例,以及火候,食材比例研究出来,没有小几年的功夫是拿不下来的。

再涉及到古代和现代材料的变化那就更是一番苦工。

所以这才是,为什么古方很难还原,一来是现代人们很难静下心研究,二来就是你研究成功,你的付出也不一定能得到足够的回报。

说句直白的,许多大厨家中保存了不少古菜方,但估计一个也没有还原出来,也就是空闲的时候看看。

袁州依旧自律,时间也自然的流逝着,但最近由于殷雅工作繁忙,袁州撒狗粮的机会都变少了。

早餐、午餐、晚餐都很平静,唯一要说的就是乌海,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狂躁。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乌兽进入了发情期。

也就是在一周后的午餐。

“圆规,我下午就要走了,你真的不去意大利玩吗?!”乌海吃完后并没有马上走,而是等到午餐时间结束后,一脸期待的询问。

“这几天,你天天都问我这个问题,我每天的答案都一样。”袁州面无表情:“不去。”

“意大利真的老好玩了,有古罗马斗兽场,还有米兰大教堂,叹息桥,真的不了解一下吗?还有意大利菜,它源于古罗马宫廷菜,可是作为西餐之母的存在。”

乌海绞尽脑汁,准备最后的“殊死一搏”,劝服袁州,能够看出私下查了不少资料。

他继续道:“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当厨师也是要见识各国风土人情的。”

“你说的有道理。”袁州点头,一副意动的样子,不说其他欧洲烹饪之母也值得他一去。

乌海很高兴,点头如捣蒜,连忙道:“是的是的,没错的。”

“等我这边举办完青年厨师交流会,抽时间再去。”袁州道。

川剧变脸绝活,乌海瞬间变成苦瓜脸,听袁州言下之意是,不但这趟不去,还要另找时间再去。

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那什么,圆规我细想了一下,其实意大利也没什么好玩的。”乌海话锋一转,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