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4章 三兽俱渡(第2/3页)

因为在那里雕刻的人叫袁州,一个在厨房从来没有失误的厨师。

秦凯丽一直盯着自己的摄像机,要保证将其完整的录制。

华夏烹饪中用刀的历史非常长了,所以衍生出许许多多的刀法技巧,从持刀的角度,也分有平刀、斜刀,直刀,剞刀法等。

再要细分的话,斜刀还可以有推、批、拉等技巧,单拿出来,或许每个技巧难度都不大,然而要精巧的用这些技巧就很难了。

有句俗话叫“细节决定成败”,袁州在刀法上吸收数个菜系刀功上,逐渐创造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刀法。

系统取名为《三兽俱渡》,先前说,袁州的刀工是被系统承认,此话不假。

大约在一个多月前,袁州摸索出这道刀功后,就突然收到系统提示。

“恭喜宿主创造出,典藏等级刀工《三兽俱渡》,请问是否同意系统录入。”

当时袁州沉默了,因为槽点太多,一时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吐起。

“所以三兽俱渡这个名字是什么情况?系统小同志这么久没见了,你怎么变得那么中二了。”袁州道。

“宿主所创造的这门烹饪刀工,独辟蹊径刀尖有如兔之灵活,刀刃也如镇象四平八稳,中间似骏马飞驰,能上能下,所以本系统取名《三兽俱渡》是最能体现宿主烹饪刀法的名字。”

“系统小同学,你突然这样夸我,我好不习惯。”袁州道。

闻言系统沉默了许久,才现字:“宿主是否同意系统录入。”

“名字什么的我们就不说了,典藏等级是什么等级,难道烹饪刀工还有严格的分级?”袁州询问。

虽然系统也有初级、中级、高级的厨师等级,但那个是按照厨艺、影响力和掌握的菜式来评判,和这个可不同。

系统现字,直接解答了袁州的疑惑:“烹饪刀工并没有分级标准,但系统会根据一定标准判定,该刀工是否需要典藏流传后世。”

袁州大概明白了系统模糊的解释,简单来说,就像书法。

怎么用毛笔写字,大家都知道,但张旭、颜真卿、董其昌有自己的风格,同样是一捺一撇就成就了自己的风格。

所以张旭、颜真卿的作品是古董,如同之前所说刀工也就不过是直刀、平刀等,但如何用,用多大力量,就是《三兽俱渡》。

袁州好奇的问:“系统你收录了多少典藏刀工?”

系统现字:“六种。”

“都有哪几种,不用全说,告诉我其中一两种就行。”袁州道。

系统现字:“六名历史厨师创造的六种典藏刀工,其中两位是外国厨师,包括《丁氏解牛刀》、《膳祖分锻刀》,以上都由系统取名。”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一位厨师,会专门为自己所用的刀工取一个名字。

“是庖丁解牛?那不是一篇寓言吗?真的有这位丁姓厨师?”袁州有些震惊。

系统平平淡淡的回答:“有。”

不过这解牛刀、分锻刀这样的名字,真是完全没有想到系统是一个隐藏很深的取名废啊。

相比之下,袁州觉得自己的《三兽俱渡》已经非常好听了,瞬间就没有什么不满了。

“我的刀工已经可以和庖丁、膳祖相比了吗?”袁州这样问不是没信心,而是这两位都是历史留名的人物,况且在世界历史长河中,系统也仅仅只收录了六门。

系统现字:“宿主所创刀工,具有强大的技巧性,与《丁氏解牛刀》、《膳祖分锻刀》一致,系统认为是典藏等级,请问宿主是否同意系统收录。”

“说起来,系统同学你也是很有底线了,你不告诉我这件事,自己暗戳戳的收录,就像上次小龙山香菜,我也不知道。”

袁州道:“但你偏偏会说出来,所以我相信,像你这样有节操的系统,是不会让宿主吃亏的,我同意你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