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知青的遗腹子(06)(第2/3页)

什么武器研发、工业制造甚至培育优良粮食种子以及攻克各种疾病的医学研究方面的大佬,季言之又不是没有做过,反正不管选择哪方面,季言之都有信心让阿婆后半生因为他而过上舒服顺心的好日子。

至于李幺妹,祈愿人上辈子就是娶的她。是阿婆主动上李家的门求娶来的,原因说起来有点儿卑劣,是阿婆看李幺妹的嫁妆不错,想占用李幺妹压箱子底的嫁妆钱,继续供祈愿人读书。

可谁想,祈愿人自从第一次‘高考’失利后,接下来的几次高考就跟霉神附体似的,不是这出了意外就是那出了意外,以至于到最后即便李幺妹说要回娘家借钱供祈愿人继续读书,祈愿人也认了命拿起锄头,当了地里刨食的土老帽。

依着季言之凡事爱往坏的地方分析的性格,祈愿人后来接连发生的倒霉事儿以至于连累阿婆生病了也没钱医治,只能痛苦等死的事儿,十有八成跟季锦那一家子有关。

季锦占用祈愿人的身份从首都大学毕业以后,走的是仕途。有季老爷子的关系在,又有季锦细心经营的人脉在,当官的季锦要对付祈愿人一个地里刨食的土老帽,可以说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自有上杆子讨好的小人替他动手。

李幺妹不错,即便她模样只是清秀,甚至只上了几年学认识几个字,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丫头,季言之也打算娶了她,和着她一起孝顺阿婆。真要为了前程或者乱七八糟理由找个斤斤计较的城里媳妇,季言之还怕她背地里苛扣阿婆呢。

毕竟拥有祈愿人所有记忆的季言之知道,李幺妹是个孝顺的。结婚后祈愿人继续读书的那几年,留在村里的阿婆可全靠李幺妹照顾,才没有被老杜家的那一群豺狼虎豹给生吞活剥。

婚姻方面,季言之不打算做多大的改变,只不过他把阿婆带进了县城,关于感情少不得由他主动一点。

只是这么主动还要讲究有度,比如说,季言之从不拒绝李幺妹的搭把手。

好比如这回,李幺妹偷偷来找季言之说‘老杜家的闲话’时正好看到季言之在糊纸盒子,就一边小嘴扒拉,一边帮忙糊纸盒子。这帮忙干活儿的劲儿,说李幺妹对季言之没好感,那是不可能的。

季言之轻轻扯嘴笑了笑,也没说什么不好意思让客人动手的客气话。和着李幺妹有说有笑的,全然演绎了何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阿婆从供销社买了需要的火柴等生活用品,就看到了一双小人儿有说有笑的场景。阿婆心思一动,比祈愿人那世还要早的动了让季言之早早定下婚事的念头。

李幺妹家的日子过得不差,有她娘家帮衬着,季言之应该能够心无旁贷的读书,争取给她考个工农兵大学回来,这样她这个老婆子也算对得起早死的女儿女婿了。

抱着这样的念头,阿婆待李幺妹更是亲热,甚至留了李幺妹吃晚饭,并说让季言之送李幺妹回村子的话。

“咱们这屋还是太小了点,不然阿婆准留你歇一晚住下。”趁着蒸三合面馒头的空档,阿婆笑容满面的道。

这也是大实话。考虑到种种原因,当时私底下花钱租房子的时候,季言之摒弃了租借一个带院子民房的想法,挑选了一个不足十平方米,做饭都要跑到走廊上,厂子里供正式职工居住的宿舍楼里的那种只有一间单间的住所。

可以说屋子里放了一床,一个衣柜后就到处满满当当的,李幺妹能住是能住,但同住一个房间里怎么也对李幺妹的名声有碍。阿婆就算有心算计李幺妹的嫁妆,但也做不出来坏了李幺妹名声的事,只想着加倍对人好,以真心换真心。

这也是季言之任由阿婆安排留客没有吭声的缘故,甚至在阿婆让自己吃完晚饭,送李幺妹回村子的时候开口道:“那我先去找同学借自行车。”说罢,也没继续糊纸盒子,而是一溜烟的跑出了居民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