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3页)

反正现货就那几件,手快有,手慢无。为此,还有几个人差点当着福王的面打起来。

福王看得一脸懵逼,赶紧制止,“打什么打?岐州那边这样的防震马车多的是,就算现在没有那么多,你们要,不也能立马给你们做吗?有什么好打架的,多伤和气!”

自打开酒楼做生意后,福王也是经常把和气生财挂在嘴边的生意人了。

道理其他人都懂,但该抢还是得抢,理由也很充分,“岐州到京城,山高路远,就算有现货,也得等上一个多月。王爷您这儿正好有现货,我们能不抢吗?”

抢的不仅是马车,还有自己的面子啊!

福王无语,索性看着他们一言不合就动手,打了个昏天暗地。到最后,赢家鼻青脸肿地走到福王跟前,给福王递银票,成功把防震马车带走。

这真是槽多无口,福王沉默了许久,收了银票后,回家就给虞衡写信吐槽:你给我赶紧做防震马车,都快闹出人命来了!

收到消息后的虞衡:???

你怕不是在逗我,一辆普普通通的防震马车还能闹出人命?

不过虞衡手里还真又多出来不少辆防震马车,橡胶厂扩招后,橡胶厂工人的数量瞬间翻了三倍,再加上厂房的扩张,每天做出来的橡胶制品是原来的五倍还有多。更因为是流水线作业,效率更高,各个厂房负责不同部分,最后再进行组装,速度快得很。

听福王催自己赶快送货过去,虞衡心里早有准备,他在做防震马车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一天,自从福王从岐州动身那一天,虞衡就让工人们暂时将工作重心放在制作防震马车上。

等到福王的回信到达虞衡手上后,虞衡手里的防震马车都能给京城的勋贵们每家提供一辆了。

虞衡也是个行动派,接了信立刻派护卫赶了一大波防震马车回京城。

不得不说,这些年风调雨顺,又有各种产量高的农作物,治安都好了不少。以往还有山匪收个买路财,这几年,随着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蹭蹭往上涨,各地山匪数量也直线下降,不然的话,护卫们赶这么多辆马车,要是碰上山匪,一边护着马车,一边迎敌,也挺头痛的。

不过,作为一个吃货,虞衡更关心的还是卤制鸭脖鸭架之类辣味零嘴的事儿,这些可都是后世好评如潮的零嘴,经受住了人民群众的考验,京城百姓肯定也拒绝不了它们的味道。

更何况,虞衡真没浪费什么,一只鸭被安排得明明白白,除了鸭脖鸭翅鸭架之外,还有鸭舌鸭心鸭胗,全都采用卤制手法做好,都别有一番风味,没浪费任何一个部位。

想来这些零嘴一出,京城的家禽养殖行业要迎来生意巅峰。

福王回京时,虞衡还叮嘱他弄个小农场专门养鸡鸭来着,自给自足,方便卫生又安全,还能控制成本。

虞衡的建议,福王一直都是听的,尤其听到还能节约成本这点,福王更是双眼放光,回京后一边有规划的采购鸡鸭,一边开始买鸡仔鸭仔准备搞个家禽农场。

在众人火热朝天地抢着防震马车的同时,绝味居也悄悄上了新菜品。

这菜和以往的菜都不一样,凉菜熟食,拿手抓了就能啃。干干净净,除了辣椒外,看不出放了哪些调料。定价还特别坑,一小份鸭脖,也就半斤的量,就敢要四两银子,算下来一斤就是八两银子,相当于普通四口之家四年的花销,听起来就贼吓人。还有其他的鸭架鸭翅和鸭胗等物,价格也和鸭脖差不多,让人看着价格就忍不住思索:这到底是一只吃什么长大的鸭,身价竟然如此不菲。

出于对绝味居的信任,一部分客人虽然觉得绝味居有拿自己当冤大头之嫌,还是爽快地付了银子来了半斤鸭脖,伸手捏了一个放进嘴里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