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第3/5页)

可现在看来,似乎不是他想的那么回事……

“再放一遍!!”

王和笙站起来冲着工作人员高喊。

他有些激动,因为闭目养神,他并未从最开头看起,而且信息量实在太大,有太多值得他琢磨的概念了。

他甚至想到,如果有人用这样的技术,去拍摄真正的故事片……

其他观众也被提醒了一般,看着又开始播放医药广告的屏幕,大声喊起来:“没错,再放一遍刚才的影片!”

“我还要再看一次!”

他们浑然忘了那只是一个广告,甚至没有讲述一个起承转合具备的故事——这又怎么样,比起很多影戏,它也更有观看性啦,多美啊!

即便纪霜雨是按着广告来打造的,但出现这种当成观赏性短片欣赏情况,还是必然的。好在,大家虽然被画面吸引,但也都把寒星钢笔四个字记在心底了。

往日大家不骂广告就好了,今日反倒要求再放一遍,其中还包括他们公司的导演。

这位放映员不止不想对抗群情激动,他自己,也想再看一遍!

足足观看了六遍广告,仍有观众意犹未尽,可是此时,正片《鸳鸯戏梦》已经要上演啦。

可是,谁又在乎呢。

但和方才所看的短片比起来,此片简直是平庸乏味到极致,往常能看得津津有味,今日来看,却倍感拖沓,身心尚沉浸在之前的刺激中,对观看的一切,毫无反应。

明明是新片,内容平心而论也不错,可就是……寡淡,在看完寒星钢笔的广告后,这玩意儿简直味同嚼蜡。

王和笙只觉索然无味,站起来向外走去,他满脑子都是:如何才能找到纪霜雨?纪霜雨他们学校什么时候开学?我要怎样才能入学?

可有赖沪上报界的记者们,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纪霜雨,刚刚离开沪上!

……

相似的情景,发生在这一天沪上的大小影院之中。

此乃沪上影史一次奇观,一支银幕广告,竟引起了沪上影戏市场的震荡。

无论专放西洋影片的头轮影院,还是二、三轮影院,或多或少都出现了类似情形:

文明一些的观众还会乖乖看影片,素质差一点的,直接威胁放映员,导致正常场次的影片放映不断往后退,改成了一遍遍放广告,直到观众看满意了!

一般来说,广告商付钱,影院才在正片上映前播放。但现在的情形是,影院方不得不在观众要求下,多多播放,甚至因此,增加了观众……

那些没有拷贝的影院,更是眼红到主动去昆仑书局商谈,愿意出钱购买广告拷贝——最后,昆仑书局一盘算,别说一开始投放广告花的营销费用,连拍摄成本都给收回来,还赚了!

观众:“别放影戏了,放广告!”

就是这么神奇,就是这么群魔乱舞。

最受影响的,无疑是那些在这一天首映的影片,口碑会直接垮掉,放在从前或者以后,可能都没这么惨。偏偏放在这一天,在大家刚受完冲击之后。

没错,说的就是《鸳鸯戏梦》。

首映这天,周若鹃也期待得直搓手,这部片子在试映的时候反响很好,又找了美艳的影星,所以他也很有信心。

在和朋友聚完餐之后,周若鹃还特意带着朋友,去影戏院,想看看首映现场的热烈盛况。

毫无疑问,他看到影戏院外挂着“客满”的牌子,得意和友人交换了一个眼神。

此时,刚好一波观众从影戏院鱼贯而出,口中还在讨论着:“太美了,我此生从未见过如此美的画面。”

“从画面、人物,甚至道具,都美得不可方物!震撼人的心灵!”

“我脑海里现在还忘不了那四个字——”

“哪四个字,”周若鹃得意地搭话,“《鸳鸯戏梦》么?”

对方奇怪地看他一眼,“寒星钢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