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3/4页)

——就算不看好的言论居多,但因为名气上来,头两场的票还是卖光了,这个就是粉丝基础了。

一大早,齐浩然便打着哈欠到了长乐戏园,排队入场。

幸好可以报销票钱,齐浩然是多加钱买的转手票,就他在入场时的观察,这么多来看的人里,相当多是纪霜雨的颜粉……

也有觉得纪导演能再设计些好看衣服的女客,或是单纯找个常去的戏园喝茶消遣的人。

甚至,还夹杂了几个想亲眼看纪霜雨自毁名声主动落马的同行,他们倒是不大敢直接登报骂纪霜雨,但私下批评,甚至买票去爽一把,还是必须的。

齐浩然甚至在队伍中看到了书妄言,作为昆仑书局的员工,他是见过书妄言的,还曾经被书妄言的编辑借去当打手……啊不,帮手,围堵书妄言。

想想也不奇怪,书妄言为纪霜雨排的剧摇旗呐喊过两次,想来也是看面子过来支持的。

哎,红了的人就是好,即使不被看好,也有基本观众群前来支持。

齐浩然还上前打了招呼:“妄言先生也来看戏?”

“哦哦,小齐啊。”书妄言苦哈哈地道,“我来支持一下朋友,顺便赶个稿,截稿日要到了。”

他对学生们的新戏也没什么兴趣,作为社会名人,经常被邀请去看排演,不是他说,其他都不提,那些学生不愧是业余的,演技实在太差了!

这次是支持一下纪霜雨,截稿日要到了,途中或许可以憋出几百字?

齐浩然在心底默算了一下,决定不要告诉书妄言,编辑们告诉他的截稿日全都是假的……谁会疯了告诉书妄言真的截稿日!那他岂不是就知道最迟能拖到几时了!

这就叫做有来有往。

齐浩然和书妄言道别,他们的座位差了好几排,书妄言买得早,在前排。

一入戏园,面幕拉得严严实实。

恍惚之间,齐浩然想到了自己上周在春天舞台看的新戏,此戏模仿了电影,布景也甚是真实。

据说是特意仿的找的优秀油画家,三夹板的硬片子上,所绘的一柱一屋,明暗关系分明,无比立体,纤毫毕现,每一幕上来,观众总要花上几分钟细细欣赏后头的景片,感慨一下西洋画和华夏画的画风真是大相径庭。

演员更是极会滑稽搞笑手段,虽然有时为了笑料和人物性格有些撕裂,但一场戏看下来,大笑数次,精神放松,实在是不错的消遣。

再思及春雷剧社……齐浩然就想叹气了,他也支持进步青年的思想,可实在是不想在周末听演说,看干巴巴的演技。

只能说,不幸是纪霜雨排的,但也幸好是纪霜雨排的。

希望纪霜雨作为一个商业上很成功的旧剧导演,就算布景不行,好歹教那些学生怎么制造笑料洒狗血吧。

齐浩然落座,和他同桌的是三位陌生女士,显然都是冲着纪霜雨来的。他自觉收拢了腿脚,也不敢乱瞟,只盯着台上。这年头,男女同桌看戏还是少,也就是新戏、影戏了。

演出时刻到,观众席的灯光渐暗。

面幕缓缓拉开,齐浩然原本呆滞拘谨的眼睛也就随之睁得越来越大;夹在观众席中,原本预备着带头喝倒彩的同行,也傻眼了——

不是平面的布景片,而是,一个立体真实的空间。

呈现在观者眼前的,是楼梯连接的两层楼建筑横切面,粗糙的砖墙、电灯开关、窗户种种细节都纤毫毕现,而且宛如真物,几乎都能想到抚摸砖墙时粗粝的手感。

门窗绝非寻常舞台那样绘制在景片上,演员“关门”整面墙都会动。而是单独真实的布置,那窗户上,竟然还镶嵌了大块大块的玻璃。

再加上楼下客厅的陈设,一座精美的苏钟、紫檀木桌椅上的压手杯、大肚铜炉,精心提炼出来的道具并不繁复,却已勾勒出一个中西合璧的豪门家庭内部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