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3/5页)

他们不怎么看旧剧,但也听说过,纪霜雨的写意舞台少有机关,但还是有机关的,而且颇有新意,更说明了他懂得科学的属性。

怎么办,已经开始想给他送钱了……!

纪霜雨看到了熟悉的被蛊惑的表情,心知八九不离十了。

于见青自然也是被征服的一员,这理论契合了他之所想,又极为成熟,也不知纪霜雨身在京城,论及戏剧理论,堪称提纲挈领,高屋建瓴,比他经常交流的沪上新剧人士还要透彻一般。

他两眼发亮,问道:“听纪导演言论,定是对戏剧理论有独到研究,鹿林深为叹服,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指导!只是,恕我直言,这布景人才,是否还是需要另外聘请?”

——就算不排西洋名著,新剧舞台的布景,也是走的写实风,和纪霜雨的拿手的写意布景,全然不同。

纪霜雨却是摇头轻笑,他虽然以写意布景出名,但写实风……他还能不了解?

“你们看过我导演的《灵官庙》和《感应随喜记》吗?”纪霜雨当下就以自己所导演的戏曲,对照如今所谓的写实风布景,给他们比照分析了一番。

现在多数新剧的布景,说是写实化,只是绘画风格写实而已,运用硬板画片,和大道具。

所有背景都是画在布景片上的,室内就画桌椅,室外就画亭台。画师透视关系处理好也就罢了,处理不好就很可笑。

即便处理好了,平面还是平面,演员要是和布景片离太近,人能比布景里得房子还大,比例完全失调,二者根本不在同一个空间内。

这样的所谓写实,整个舞台的空间透视错漏百出,浮于表面,完全一平面,色彩搭配一塌糊涂,更不知应用灯光。

要论起空间感,立体感,甚至不如纪霜雨排的戏曲!

新剧布景正风行,纪霜雨却贬得一无是处,但是春雷社的人想反驳都无从反驳,那些确实是布景片的缺点,从前觉得瑕不掩瑜罢了,大家也想不到还能更好的了嘛。

他们本就没有技术人才,谁懂透视和灯光啊,纪霜雨的超前技术观念简直是碾压式说服。

——在用实践证明完,华夏戏曲无需西洋标准来评判之后,这个人,反过来评判西洋标准了!

于见青苦着脸道:“那难道,我们也用写意布景么?”

纪霜雨随口道:“那倒不必,我自己来写实啦。”

于见青:“?”

纪霜雨看他表情就笑了,“刚刚周宝铎不都说了,一法通,万法通。我跟你说,我要不住在小鼓胡同,住这附近,早仨月我就来帮你们写实了。”

众人:“……”

想想也是,以他刚才举的例子,人家都能把戏曲舞台塑造出那个什么空间感了……

“再者说,这写意和写实一定就冲突吗?”纪霜雨道,这些人可能会惊讶,但在未来,写意风可是也反向冲击过一波话剧舞台的!

毕竟……

“写意是华夏之美,作为‘华夏新剧’,若无民族特性,永远只是一个照猫画虎的舶来品。旧剧重写意,同样用了新剧布景。新剧重写实,舞台又何尝不能合理借鉴写意?只要它合适!”

这个观念,惊人,且透着让他们不由自主向往的自信。

于见青完全沉浸在了这观念之中,呆立沉思起来。

孙校长则是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

有人问校长有何高见。

孙校长喃喃道:“都说学生演新剧可以锻炼演说能力,我看跟着纪先生,这演说能力又该长进一大截了……”

其他人:“……”

站在台上的纪霜雨:“……”

……

学校食堂。

在纪霜雨他们抵达之后没多久,学校的教师也把纪霏霏和纪雷宗送来食堂,中午他们在这里吃一顿饭,感受伙食。

纪霏霏和纪雷宗一看到纪霜雨,就齐声道:“大哥,我们想好就选这里了,老师说我们的知识水平可以被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