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我不放心你跟何世安……(第2/5页)

当天晚上李珣让老陈备行头,吴嬷嬷道:“此去淮西快马也得好些日呢,郎君仔细着身子,勿要太过操劳。”

李珣摆手,“嬷嬷放心,不出十日便回。”又道,“近两日没听见你咳嗽,可是好了?”

吴嬷嬷:“小染风寒,已大好。”

李珣:“我不在的这些时日,嬷嬷自个儿好生歇着,有什么事吩咐下面的人去做就好。”

吴嬷嬷应声是。

第二天晨钟一响,李珣等人便快马出城前往淮西。

他一身黑色劲装,全然没有平日里的养尊处优,似乎一上马背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比穿章服自在洒脱多了。

抵达淮西,李珣直奔弩坊。

该院官吏没料到朝廷的动作这般迅速,忙把跟混在军匠里的汪恺找了出来。

当时他一身脏污,听到朝廷的官儿查弩坊了,倒也不着急,不紧不慢地洗了把脸,换上官服前去接迎。

看到汪恺时,李珣颇有些吃惊,竟然是个年轻人,体貌端庄,典型的文人风骨。

汪恺也吃惊,没料到朝廷派下来的官儿生得这般俊。

听说是晋王,他就更诧异了,忙跪拜行礼。

李珣抬了抬下巴,“你就是汪恺?”

汪恺回道:“正是。”

李珣指了指他,“你上报说淮西弩坊无需自查,没有任何纰漏,可属实?”

汪恺严谨道:“回殿下,弩坊造箭院的数目质量等工艺程序皆有一套完整流程,卑职只需按部就班,严密把控,每月底再清理查验,便不会再出纰漏,故卑职敢狂言淮西弩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李珣赞赏道:“说得好,看来你是认可这套管理制度的。”

汪恺点头,“认可,卑职家中世代皆是军匠出身。家父一生造作军器,除工艺外,也熟知整套流程。若说他是实操者,那卑职就是检验者。这套体系法则由两代人亲验,可以说是非常完整的。”

得到他的认可,李珣非常高兴。

不过光靠嘴巴是不管用的,只有亲自查验,才能见真知。

接下来的几天李珣和同来的官员就弩坊里的兵器进行详查,从制度材料,到工艺,再到质检入库,一系列流程挨着盘查。

事实证明汪恺所言不假,当初由武帝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体系是非常完善的,只要按部就班,严格执行,中间就不会出现纰漏。

汪家用两代人来检验这一体系的可行性,而出现纰漏的莫过于贪与疏忽。

先前宋致远打趣,说这一查下去,说不准还能在老鼠窝里捡到宝。

李珣确实捡到宝了,他觉得汪恺跟秦秉南是一类人,都是执行力极强的人,而且有些迂腐,不擅长机变。

这样的人是适合干实事的人,只要你给他一套准则,他便能在准则内把事情干得漂亮。

两个年轻人就军器话题进行一番剖析。

汪恺家中世代都是干的这个,自然比李珣深入了解得多。而李珣是在战场上厮混的人,论起兵器的厉害之处,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二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些观点能契合,有些观点则相悖,大体上都是能深入沟通交流的。

直到老陈来说夜深时,李珣才问:“什么时辰了?”

老陈:“快要到子时了。”

汪恺起身行礼,“卑职倒把时辰给忘了,殿下早些歇息吧。”

李珣点头,做了个打发的手势。

待汪恺离去后,老陈服侍他洗漱更衣,笑道:“这人倒很讨郎君喜欢。”

李珣:“是个有点意思的人,若淮西查验了没出分毫纰漏,我便让他去给我查诸州作院,顺便再考核整顿其他作坊,一举两得。”

老陈赞许道:“如此一来,郎君要省事得多。”

李珣:“事事亲力而为,我也吃不消。”

在淮西弩坊查了五天,皆如汪恺所说,没出任何纰漏,所有军器严格按照朝廷颁布下来的标准执行,且账目清晰,各方面都井井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