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回忆杀(第2/3页)

就这么从墙角,抱进了囚室。

李玺原本是来安慰魏禹的,却占了他的床,喝了他的汤,赖了一整夜。

床很小,只能睡下一个人。

魏禹就坐在床边,胳膊被他抱着,守了一整夜。

第二日,鸡鸣声起,李玺醒了。

不用哄,也不用叫,没有香喷喷的早餐做动力,他却很快坐起来,收拾好自己。

完全不用魏禹操心。

临走前还对魏禹说:“这次,你就在这里等着,等着我为你打下一片江山。”

“好。”

李玺为自己打了下气,像只小斗鸡似的英勇无畏地上朝去了。

朝堂上,文武百官分成三派。

一派努力争取尽快审理魏禹的案子;另一派则是拼命转移话题,说起了科考诏令之事;还有一派保持中立。

有趣的是,要求审案的是支持魏禹的人,期待尽快还他清白;而阻止审案的,反而想把这件事压下去,让他失去当选考官的资格。

来年二月正式考试,今年十月就要发诏令,如今已经到了十月下旬,需要先把考官人选定下来。

礼部试,主考官是礼部尚书,八位副考官需由众臣商议决定,经过君臣间连日来的权衡与角逐,已然敲定了七位,唯有一个名额悬而未决。

纯臣一派推举魏禹。

门阀一派力荐兵部侍郎窦铭——从他的姓氏中就能看出背后的势力。

两派争执不下。

门阀一派优势明显,一句话就把路堵死了:“王尚书怕不是糊涂了吧?魏少卿身上背着贪墨的嫌疑,人还在大理寺关着,怎能担任考官?”

李玺趁机道:“所以要先审案子,还书昀兄清白,再定考官人选不迟。”

御史大夫嗤笑:“既然不清白,还有什么资格?”

李玺炸毛,人身攻击:“我说你是不是老糊涂了?案子还没查,圣人也没发话,单凭你一张嘴就把罪名定了?徐大夫该不会觊觎大理寺的差事吧?不然你跟书昀兄换换。”

御史大夫气得发抖,“你——荒唐!荒唐至极!”

李玺学着他的样子,抖啊抖,做丑样。

御史大夫突然暴哭:“圣人,您看看!老臣兢兢业业数十年,是为了在这里受一个黄口小儿的羞辱吗?”

渭南郡王扬声道:“徐大夫慎言,你口中的黄口小儿,是大业亲王,圣人亲子。”

“你们——”

“行了!”李鸿一拍桌子,假意发怒。

“既然你们觉得魏卿不行,窦卿也不行,那便两个都别选了!”

此话一出,门阀一派得意了,只要不是魏禹,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李玺气到炸毛,“凭什么不是书昀兄?谁能比书昀兄更合适?”

他发了好大的脾气,差点拿剑砍人,被飞龙卫拖出了太极殿。

门阀一派更得意了,同时也安心了。

李玺生气了,这就说明,眼下的情况完全出乎他的预料。

二皇子吓了一跳,顾不上李鸿会不会怪罪了,急匆匆跟出去。

李玺闷着头,气冲冲往墙角扎。

二皇子像个老妈子似的跟在后面,苦口婆心地安慰:“小宝呀,圣人这不还没定魏少卿的罪嘛,只不过不能当考官了,没什么的,今年当不成,不是还有明年吗?”

李玺转过头,突然笑了,“二哥,我刚才演得好不好?”

二皇子:啥玩意儿?

“这是我和书昀兄的计策,你都被骗到了,那帮老顽固八成也中计了。”

二皇子:“……”

精神损失费交一下。

他没想到,李玺这么信任他。

毕竟,晋阳大长公主那么折腾,门阀一族排斥李玺,最终受益的都会是他。可是,李玺在他面前完全没有防备,就这么坦坦荡荡,毫无保留。

二皇子脑门一热,压在心底的话忍不住脱口而出:“小宝,我这段时间想了很多——不是,也不是特别多,就差不多两三天吧——越想越觉得,那个位置,你比我更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