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曙光(第2/3页)

他五指微屈,把玉令紧紧扣在手中,对她笑道:“世人只晓得燕君受限,却不知道,太.祖在设下枷锁的同时,也把钥匙给了后人。”

“玉令里面有一道特殊的虎符,此符一出,可自由驱使四军,无须任何人的同意。景烈会放弃继续谋反,也是因为得知了这个秘密,明白他无力与百万精锐抗衡。”

且不说他现在还有路可走,即便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凭借这个无人能敌的杀手锏,也几乎不会输。

但只是几乎。

“琛儿,我们很可能赢,不过,也可能败北,你明白吗?”

如果谢咎发现了他们藏身触尘寺,立即派人前来剿灭,就算他们有通天手段,也来不及解燃眉之急。

徐碧琛的指甲许久没有修剪,已经长长很多。

她任由指甲刮过细嫩的皮肤,激起一阵微弱的刺痛之感。

贝齿轻轻摩挲饱满的下唇,嘴角无意识地扬起。

张开嘴,缓缓吐出几个字:

“不会的。”

我们不会输。

*

周福海垂头守在养心殿外,指尖发麻,若是有人能瞧见他掩住的脸庞,一定会为那毫无血色的苍白惊讶。

他勾着腰,哆哆嗦嗦,心乱如麻。

殿内传来一道响亮地碰撞声,随后,归于沉寂。

然而,愈是安静,愈是可怕。

如今宫里已成一个难以收拾的烂摊子,别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吗?

太后已经被软禁数日。

今天又有官员下狱。

后妃遭到严密监视。

一切的一切,都在张牙舞爪地告诉他,目前形势有多严峻。

他知道的,这绝不会是皇上,哪怕长相一模一样,也不是他!

可该怎么办呢?

他悄悄抬头,把充满希冀的目光投向门边。

谢大人在里面。

皇上暴戾,一言不合就要降罪于人,最初还有些仗义执言的大臣愿意挺身而出,然而,随着他手段狠辣程度的增加,肯开口的人越来越少。

如今,也只有右仆射还凛然不惧,敢和他周旋了。

实属国之栋梁啊!

殿内。

国之栋梁谢云臣,正云淡风轻地掐着皇帝脖子,把他狠狠摁在龙椅上,让人动弹不得。

皇帝脸胀得通红,没有丝毫反抗,在重压之下,艰难地说:“卑…卑职已经下令,慈悲门的刺客想必早就出发,只要能为您铲除祸患…虽死,犹荣…”

他加重力气,那人眼睛险些瞪出眼眶,额角青筋毕露,已有气衰之相。

殒命之际,谢云臣倏地收回手。

用丝帕慢条斯理地擦拭完手背,将它往桌上轻飘飘一扔,凤眼微眯,道:“你该庆幸我把人追了回来,否则就不是威慑一番这么简单了。”

皇帝猛咳几声,怆然涕下:“主子,十年磨一剑,眼看胜利在望,您怎可…妇人之仁!”

他不欲与之多说,声音低至冰点:“事情如何,我自有定夺。你若再自作聪明,就去乱葬岗和方公公作伴吧。”

“卑职追随您进入慈悲门,亲眼目睹您在地狱中崛起的英姿,在我心里,只有您有资格继承大统,光复梁国!若能复国,魂归家乡,就是死了又如何?卑职与方公公一心为您,其衷心,日月可鉴啊!”他趴在桌上,泪如雨下,显然是伤心到了极致。

他声声泣血,却无法让谢云臣动容。

那人眼里有雾气缭绕,看不清眼底情绪。

走到门边,对着空气,喃喃低语:“别急,快到结局了。”

届时,命运如何安排,自有分晓。

*

冬至前一天,盛京的百姓张灯结彩,准备庆祝佳节,以此洗涤晦气,扫走这些日子的不快。

而就是在这样难得喜庆的氛围里,驻守东北的威远大将军未经圣令批准,班师回朝。

同一日,携十万精兵,至承天门前,要求面圣。

禁军命其卸甲觐见,未果,遂长驱直入,与君同饮玉龙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