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民愤(第3/4页)

相较南方,北方如今收成不错。皇帝马上命北方几个粮仓放粮南运,又下令削减灾区这一季的赋税。

当务之急,是委任合适的官员前去赈灾。

由于之前碰到太多办事不力的庸才,景珏对挑选赈灾官员非常上心,精挑细选,力求找到最负责、最合适的。

就在他为饥荒费尽心思的时候,与盛京相临的一个地区,灾民大量涌入,上千人跪在城门口,个个面如焦土,嚎哭不止。

妇人们头发凌乱,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怀里抱着孩子,扑在地上哇哇大哭。男人们也是瘦骨嶙峋,衣不蔽体,看上去连乞丐都不如。

京官府尹眼看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急忙找了处空地,把这群逃荒的人赶到那里去,又命人煮了些粥发放。

一打听,才知道内情。

逃荒来的多是些乡间农民,没读过书,没进过学堂,不识字,也没什么财产。在家乡都是靠租地过活,他们见有大官愿意关心情况,纷纷抹了眼泪,操着一口家乡话,将委屈尽数说来。

“俺们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听说大官可以借钱给我们周转,都很高兴。林三哥家前段时间收成不好,找官老爷借了几贯钱,说好的二分利息,到还的时候不晓得怎么整的,突然要他还十倍!找他们说理,官老爷把纸拿出来摆在三哥面前,说是白纸黑字画了押的,可俺们不识字,看上去都差不多…”

“还有俺家,日子虽然不富裕,还没到要借钱的地步。但是官老爷强迫我们借…家里好不容易有点余粮,都拿去还债了…饥荒一来,根本顶不住!”

皮肤黝黑的汉子看了眼妻儿,哭得伤伤心心。而和他一样的家庭还有无数,纷纷落泪。

他们哭天抢地,捶地高呼:“废改革,除变法,还百姓一个公道!”

抵触之心,可见一斑。

这府尹也相当害怕,光是天灾也就算了,竟还牵涉人祸,而且还是由改革引出来的事情!

他寻思着,问题有些严重啊,这不是光明正大打皇上脸吗?

于是赶紧回去把此事写下来,连夜送进宫。

景珏自己早有预感,本次灾荒情况如此严重,也许和改革脱不了干系,但当他真的看到别人呈上来的折子,还是免不了颓然低落。

他面色铁青,僵坐在堂上,半天不发一言。

徐碧琛不便多说,沏了壶热茶,站在他身侧,轻轻为他捏肩。

良久,皇帝淡淡地说:“琛儿,朕错了。”

他错在明明不食人间烟火,不了解民间实情,还一厢情愿地推行变法。

倘若他对百姓的情况再多一些了解,多一些关注,也许事情都不会发展成这样。

想当然地推行改革,天天沉浸在歌舞升平、大燕崛起的美梦中,却对民间日益严重的灾情一无所知。

错在识人不清,选拔了这么多庸官恶官出来,不仅没有帮助百姓改善生活,反而加重了他们的负担。

徐碧琛摸摸他因情绪起伏而发烫的脸颊,没有接话,只是静静陪在皇帝身边。

他自己心中愧疚自责,旁人说再多开导的话都无济于事。再说,这事儿皇上的确有错,不需要为他开脱。

事情总会过去,把情绪宣泄完,他仍是大燕至高无上的帝王。能站在顶峰俯视天下的,唯他一人耳。若不从这件事里吸取教训,好好反思,他又如何能担当天下大任?

苦难磨心智,任何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都要历经坎坷,不可能一帆风顺,一世无错。

也许经过了此事的洗礼,皇上的政治远见与政治眼光,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不用担忧,不用畏惧,只用鼓起勇气陪着他度过难关。

风雨交加,更是患难见真情的时候。

她要借此机会让他更加依赖她,离不开她。

温柔是把剔骨刀,不知不觉间,侵蚀骨肉,入他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