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金樽雪(大团圆版)》(第4/8页)

春闱临近之际,大家争相传颂的不是清流书坊的举业书,而是凌霄书坊的通俗小说,这个情形,实在是前所未有!

而《金樽雪(大团圆版)》大红大紫之后,最受伤的莫过于清流书坊那位曾经有机会签约郑九畴的白面文士。

在清流书坊每月三次的例会上,白面文士臊红了脸,变成了赤面文士,他本来有可能拿出一张震惊同僚的业绩单,结果,煮熟的鸭子飞了,现在清流书坊的大掌柜又在开□□大会,同时夸赞“隔壁家的书坊”。

“隔壁家的书坊,啊,人家为什么可以把一本通俗小说做的这么成功!”

“隔壁家的书坊,啊,人家统共就签了兰之洛一个作者!比你们这群人加起来还有影响力!”

“隔壁家的书坊,啊,才成立半年时间,现在洒金河上,都只知凌霄而不知清流了!”

“还有你——郝三思!”

赤面文士面红耳赤地低下了头,骂到他了。

“送到你嘴边了,你都吃不进嘴里,啊,咱们坊主费了多大力气,才把人兰之洛请过来,你是什么态度?你说说,你当时怎么回事?”

大掌柜指着赤面文士郝三思,气得手指都抖了起来。

“不必如此。”忽然间,一个温和的声音响起。

众编修向门前看去,大掌柜正在气头上要开骂,一眼看见来人是谁,顿时把火气给咽了回去。

“嵇坊主,您怎么来了?”大掌柜欠身行礼,将主位让出来。

“谢谢,我一会儿就走,”嵇清持微笑地谦让过,对在座的编修柔声细语道,“大家不必眼红别家,我今天来就是想给大家说明这个意思的,毕竟我们清流书坊是以举业书出名,走的是正道,大道,不能因为别家的一部不符合我们书坊调性的书火了,出名了,赚钱了,我们就也要去做。”

众编修顿时一个激灵,如醍醐灌顶,清夜闻钟,不愧是坊主,说出来的话那水平就是不一样。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大家是当局者迷,我嵇某人不在一线做事,因此方能抽离出来,看见全局。我们京州的出版业,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官刻,如国史馆、翰林院之类,第二类是寺刻,如护国寺、兰柘寺之类;第三类才是坊刻,如我们清流书坊;第四类是私刻,私人刻书亦有闻名天下者,如前首辅霁琛刻的《六藏斋全集》。”

嵇清持的声音如山风过松林,清韵幽雅,沁人心脾。

“每一座书坊、刻坊,都有它专攻的领域,我们清流书坊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我们的发展方向,我们有清流书院作为人才储备,有清流书楼作为藏书储备,此地清流书坊,又有各位编修,皆是业内翘楚,我们的一切资源,都是为了举业服务,四书五经,包罗万象,关系到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事呢?就是选拔人才——科举。”

“因此,方才大掌柜所说的,叫我们都去看一看这本《金樽雪》,学习学习凌霄书坊的优秀作品,我是不认同的。”嵇清持微笑道,毫不留情地驳斥了大掌柜的训话,“为什么?科举,入仕,此乃积极入世之举,讲求的是责任感,是理性,是兼济天下。小说,野史,又是什么?薛璞,你说说。”

众编修之中,一个年轻端方的后生稳稳地答道:“晚生以为,是小道也,诲淫诲盗,君子不齿。”

“很好,圣人书中都已经讲过了,子不语怪力乱神,怎么到了现实生活中,大家却辨识不出呢?”嵇清持笑着,眼底却不见一丝温度,“嵇某人的意思是,不仅不要去羡慕,还要回避,要拒绝。诲淫诲盗之辈,安能登堂入室?诸位都是清白出身的士人,焉能与那太监之子相提并论?”

下面一阵哗然,太监之子?太监哪儿会有儿子?嵇坊主这说的是谁?那兰之洛听说是个布政使的儿子,也算出身显达了,怎么也攀扯不到太监。那……就剩下一个人了,凌霄书坊的坊主宋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