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陈阿娇(第3/8页)

对于自家生母的讥讽,刘衍有些不自在,但是很显然,脑子里刘彻那个高大的身影差点没当场崩溃。但是等到他自己做皇帝,他心中不免就有些犹疑,自己真的能做好吗?

刘衍心中有些惴惴不安,而对于舒云来说,挑战也才真正开始。在很长一段时间,她担任的都是幕后工作者的角色,如今,她却要走上前台了,不免就有些紧张起来了。

不过这个时候,一动不如一静,她要是现在就大刀阔斧,那么只怕很快就要引起反弹,因此,舒云只是将刘衍带在身边,先听丞相,御史大夫,还有其他那些公卿列侯先说朝中的事情。

一开始的时候,这些大臣对舒云其实也有些不放心,新鲜上任的陈太后虽说之前有些贤名,但是呢,陈家似乎压根就没有这方面的才能,陈午庸碌,陈须陈蟜兄弟两个也不像是有什么政治才能的,因此对于陈太后执政都有些不确定。

好在如今陈皇后能静下心来先了解朝廷的运作,而不是一开始就想要搞出个什么大新闻出来,这就让朝堂上一干大臣都放心了许多。

而舒云呢,却是已经发现了汉室如今存在的许多问题。虽说某种意义上来说,汉代是个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但实际上,朝廷真正能够管到的也就是关中这一亩三分地而已,对于关东还有其他那些地方,因为这个时代,交通和信息传递非常不方便,所谓天高皇帝远,就算是有什么问题,朝廷也不知道,也不怎么好管。

相比较起来,反而是那些诸侯王好办一些。

正好这次淮南国搞出了这样的事情,舒云准备自己上位之后那三把火,第一把就直接烧到那些诸侯身上好了。

因此,等到了解了如今朝廷的运作机制,舒云就直接说道:“先帝尸骨未寒,不知罪人刘安那里如何了?”虽说那边刘安还没有认罪,但是在朝廷这边,已经将刘安的爵位给削了,这会儿舒云也不叫什么王叔了,直接就是以罪人相称。

丞相韩安国当即上前一步,说道:“罪人刘安果然狼子野心,听得朝廷诏令,不思己过,自缚双手,赤身请罪,却悍然斩杀淮南国相等一干大臣,直接起兵谋逆,如今大军已经出了寿春!”

舒云这边刚刚皱眉,那边,韩安国一个大喘气,继续说道:“罪人刘安倒行逆施,天下无不愤慨,因此,刘安大军走出不到五十里,就为附近郡兵所阻,军中又出现哗变,有义士烧毁了刘安军中粮草,刺杀了军中将官,刘安大军已然溃败,刘安吞金自尽!嫡子刘迁意图逃亡,却为刘安庶子刘建斩杀,后刘建自刎而死!”

韩安国寥寥几句就将事情平平淡淡说清楚了,在他看来,刘安本来就是找死,自从吴楚等七国叛乱之后,朝廷对于那些诸侯王可是一直没省了监视。刘安能在长安放死士,那么,刘安身边自然也有朝廷派出去的间者死士。

刘安自以为自己将朝廷派来的跟他不是一条心的官员都干掉了,这也是吸收了当年的教训,他当年是想要起兵响应刘濞的,结果这边才跟国相一说,那边国相就将他手里的虎符哄了过去,然后将他软禁起来了。结果呢,那些什么国相,王傅什么的,都是明面上的,真正比较要紧的,反而是暗地里头那些人手,他们在淮南国不过就是低级的官员,甚至就在淮南王宫里头做事。

这些人平时不起眼,但是等到真的动起来的时候,那造成的破坏可就大了。

像是军粮起火的事情,不过就是因为负责这事的人偷偷摸摸往粮仓里头倒了几桶油,所谓粮草,自然是有粮食还有专门用来喂养牛马的干草,都是易燃物,然后几个火把扔进去,军粮自然也就完蛋了。

而军中那些生乱的所谓义士,自然也多半是这些人,等到哗变了,顿时一些聪明人就想着拨乱反正,赶紧换个立场,免得回头自个跟着倒霉。因此,跟着反水的人也非常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