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机锋(下)

这一招借力打力,效果竟然好得出奇。

话音落下,韦后的笑容立刻僵在了脸上。然而,作为一个老练的政客,她终究能分得清楚,“把张潜这个不安定因素尽快哄离长安”和“争一时意气”哪个更重要,因此,果断摇了摇头,宣布结束这个话题。

“原来如此,那的确是准备越充分越好。哀家已经给左右仆射下过口谕,让他们尽可能地满足张卿的要求。”

“多谢太后!”张潜拱手行礼,表现得毕恭毕敬。

“最近几日,哀家收到许多奏折,都说张卿非但战功赫赫,还有治国安邦之才,宜早日位列内朝,参与国事决断。”稍做犹豫,韦后脸上的笑容重新松动,再度柔声说道,“而先帝生前,就一直说张卿乃是栋梁之材。是以,哀家今日也想当面问问,张卿的志向在哪?”(注:内朝,指的是皇帝的心腹参谋班底,类似于明代的内阁。)

这几句话,一半的用意在于拉拢安抚,另外的一半用意,则是试探。拿出一个事先已经说好了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者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换取张潜别再继续瞎搅局。同时,也想摸清楚张潜的真实政治意图到底是什么,以备自己做相应的安排。

张潜虽然政治经验不够丰富,却也听得明白。因此,稍稍斟酌了一下,就按照预先准备好的方案,笑着回应,“同僚和当朝前辈的盛赞,末将愧不敢当。前年和去年,末将之所以在战场上能够偶立寸功,一是仰仗先帝的洪福,二是依赖大唐国力雄厚。至于志向,太后请恕末将斗胆。末将愿提三尺剑,为大唐恢复龙朔年间疆域!”

“龙朔年间疆域?那需张卿要花的时间可就久了!”韦无双听得眼神闪烁,握着拳头提醒。

龙朔年间(公元661-663),乃是大唐军力最巅峰时期,在短短的三时间里,大唐于东方击溃了高句丽、百济,拿下了大半个朝鲜;于西方置八都督府,七十六州,将吐火罗(今阿富汗)、哒(古西域国名)、罽宾(今克什米尔)、波斯(今伊朗)等十六国尽数纳入版图;于北方,将燕然都护府北迁到了漠北回纥牙帐(今蒙古国境内),与南方,则饮马湄公河,标界驩州(大半个越南)奏凯而还。

眼下唐军虽然重新收复了碎叶和漠北,兵威赫赫。但是,大唐版图距离龙朔年间,却还差着足足四分之一。并且,此时大唐的对手,比龙朔年间还强大了三倍都不止。张潜如果以恢复龙朔年间疆域为平生之志,他这辈子基本上就不用再返回长安了。

“先帝以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张潜心中早有准备,立刻引用了几句古人的话做回应。“若不成,宁愿马革裹尸而还,不愿坐在家里,空对镜中白发。”

“用昭好志向!”韦无双虽然是女子,也听得心中滚烫。当即忘记了自己召见张潜的目的,以手拍案。

“在世间,功大莫过于挫强敌于域外。”张潜笑了笑,继续朗声补充,“霍去病封狼居胥,数百年后,仍然让人提其名而挑拇指。当时的丞相是谁,却又有几人记得?汉武帝晚年昏聩,弄得民生凋敝。然而数百年之后,世人提起汉武,却都只记得他的赫赫武功,让天下百姓不再受异族兵马荼毒。”

前面几句,说得是自己的私心,想要名垂史册,受后世永远的崇拜。后面几句,则是委婉地提醒韦无双,能够开疆拓土的皇帝,才会成为世人称颂的明君。当然,掌权者的合法性,也更容易得到世人承认。

韦无双对武则天生前终日大杀特杀,以免皇位不稳的疯狂模样,至今历历在目。肯定明白,张潜的话绝非信口雌黄。然而,眼下她所面临的挑战,却绝非通过简单的开疆拓土,就能解决。因此,沉吟良久,她才又笑着抚掌,“张卿的目光果然远大,怪不得先帝生前对你如此看好。哀家暂时,给不了你太多兵马和粮食,但是,在镇西都护府范围内,遇事一言而决的权力,却可以给你。此外,五年之后,若是国库能够充盈起来,哀家可以支持你,向西再灭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