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墨家子弟(下)(第5/6页)

这也是,他始终对李显保持了几分尊敬的原因之一。在他看来,神龙皇帝李显没担当归没担当,善变归善变,即位之后,却一改武则天当政时的那种血腥。而大唐只要没内乱,哪怕皇帝啥正事都不干,国力都会一点点恢复。更何况,眼下朔方军凭借河套地区的煤矿和铁矿,已经做到了以战养战?

“突厥王帐已经离开了河套?”郭元振将张潜的其余话全部忽略,只抓到了其中一个关键点不放,“此话为真?什么时候的事情?”

“在下不敢欺骗大总管,这是今年夏天的事情。”以为对方终于肯改变主意,张潜将怒火压了又压,沉声回应。

“怪不得突厥人开始支持娑葛,原因全都在这儿!”郭元振看了他一眼,苦笑着摇头,“用昭,那老夫就更不能发兵了。娑葛不灭,突厥人西迁,肯定会经过他的地盘,届时,双方必然拼个玉石俱焚。而老夫现在解决了娑葛,安西的诸胡就会群龙无首,突厥人大举西迁后,他们必然投靠过去。若是大食人再趁机挥师向东,老夫前面是狼,身后是虎,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你……”张潜再度被气得七窍生烟,却终究势单力孤,拿郭元振无可奈何。咬了咬牙,决定再退一步,“老将军久在疏勒,考虑得肯定比晚辈周全。晚辈不敢再求老将军借兵,还请老将军准许,晚辈在疏勒城中,招募一千壮士。”

“招兵,在疏勒城中,你粮食给养从何而来?”没想到在自己连番打击之下,张潜竟然还不死心,郭元振愣了愣,皱着眉头追问。

“晚辈自己带了一批金子,路上击溃遮孥,缴获了一千多匹战马。之后,又侥幸找到了遮孥存放给养的营地,得到了足够一千人吃三个月的粮草。”张潜喘了口粗气,实话实说。

“贤侄真是一员福将!”郭元振听得又惊又喜,摇着头继续追问,“粮草辎重和马匹呢,怎么没看你带过来?”

“晚辈急着求救,先赶了过来。另外安排人带着辎重在路上慢慢走。”张潜犹豫了一下,仍旧选择实话实说。“晚辈手中只有两百多亲兵,肯定不够攻打孤石山,所以,请大总管准许,晚辈在疏勒募兵。”

说着话,他绕过身前矮几,快步走到郭元振面前,长揖及地,“晚辈此去,如果侥幸获胜,功劳尽归大总管。如果不幸失败,疏勒城也毫无损失,晚辈也绝不再来跟大总管喋喋不休!”

他不再看郭元振的眼睛,目光紧紧盯着地面,以免让对方看出,此时自己心中已经快要压制不住的愤怒。而四周围,郭鸿、荀立、王虎等金山军中的少壮派,则全都红着脸,眼巴巴地看向郭元振,目光中充满了期盼。

“天色晚了,贤侄车马劳顿,先下去休息吧!”郭元振抬手揉了揉自己的脸,疲倦地挥手。“至于募兵的事情,老夫需要想一想,明天一早才能答复于你。”

“大总管!”张潜忍无可忍,向前走了半步,再度躬身不起,“救兵如救火,还请大总管早做决断。”

“老夫累了,鸿儿,替老夫送客!”郭元振打了个哈欠,满不在乎地挥手。

“大总管!”张潜心中彻底绝望,摇着头直起腰,缓缓转身。还没等他迈动脚步,行辕正堂门口,却忽然冲进来一个满身寒气的将领。当着他的面,就高声汇报:“大总管,属下去提审遮孥,却被张长史的属下所拒。他们说,遮孥是他们捉到的,没有张长史的手谕,他们宁可杀了,也绝不交给外人!”

“张长史留步!”郭元振的眉头,立刻皱起,目光瞬间也变得无比冰冷,“遮孥乃是老夫说服娑葛重新归顺大唐的重要棋子,老夫失礼,还请张长史将他交出来,由老夫派人看押!”

“大总管说什么?”仿佛没听清楚郭元振的话,张潜缓缓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