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二手情书52(第2/3页)

又不犯法,是不是?

有那等比较好客的亲戚甚至会主动邀请陆庸进来坐坐,上门皆是客嘛,就当多认识个朋友也好。

沈问秋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将自家以前的各种关系人脉都介绍给陆庸,陆庸长得不算多英俊,还不大面善,给人的感觉十分可靠,再一问,得知他年纪轻轻就创业成功,名下好几家公司,是优秀企业家,还是地区代表。

如此,一切疑惑就迎刃而解了。

譬如沈问秋还债的钱是哪来的?让人觉得,他倒是天生富贵的好命,父亲死了,马上接上一个有钱人养他。没有人认为这是玩玩的,能帮他还那么多债,怎么看都是真爱了。

沈问秋大抵知道会有怎样的非议,但他不在乎,他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能联系上的所有人脉都介绍给陆庸,为此他可以很不要脸。

甚至沈问秋苦中作乐地想,往好了想,他过得最糟糕的那段日子也不是完全没有益处,起码增厚了他的脸皮。想要可以帮到陆庸,他就浑身充满了动力。

商圈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沈问秋给陆庸介绍了好几位做电器、电子产品行业的叔叔伯伯。

上次去开会,沈问秋听到一个消息,接下去国内要继续跟国际看齐,制定更严格的制造商回收责任制,让制造商承担回收废旧家电的回收利用,生产者在其商品被最终消费后,继续承担有关环境责任。譬如R国,在十五年前就第一个推出了相关法规,处理范围一步步扩大,从最初的产品包装,扩大到废电子电器产品。电子电器的生产者责任制也在相关环境法的基础上相继出台。

去年国内还建立了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处理的专项资金和机构补贴,不过还是杯水车薪,全国上下总共有十几家家公司拿到了补贴,陆庸的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但这个资金拨得很慢,陆庸必然不可能把重心放在这里,也并不指望能靠这个带来很多利润,他不着急。

污染一个人一辈子的饮水量只需要一颗电池,摧毁一个人的一辈子有时候也只需要一件事。但治理污染却是一场持久战,要几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而在他看来,开公司也是如此。

养好一个人也是。

因为生产商责任制,沈问秋想的是,帮陆庸对接还没有相关处理方案的公司。

这是一个双赢的事情,对方不用自己再投入大笔资金和人力在回收技术的开发上,专业的事就交给专业的人来办。

而陆庸则有了固定的大客户,沈问秋就是对陆庸充满自信,觉得在这方面,陆庸是国内业界翘楚,甚至在国际上都不逊色,有眼光的人一定会选陆庸。

沈问秋铆足了劲写策划案。

倒不能说是一门心思觉得必须做出成绩来,应当说是终于有了一件他感兴趣并且很想做的事情,一切就像是水到渠成一样自然而然。他沉浸在工作中,完全不觉得累,反而每天都在期待下一天,他可以再多完成一点工作,隐隐约约好像已经快感觉完成的时刻即将到来。

这天。

沈问秋又准备去拜访一个客户,他打理好自己,正要出门。

陆庸问:“要我陪你去吗?”沈问秋愣了下,陆庸以前是不问这个的,因为他一定会一起跟去。

沈问秋:“你有事吗?”

陆庸摇头:“没什么事,但我觉得你最近的状态很好,一个人出门也没事。”

听这话说的,换成是别人作陆庸的恋人,绝对会误解陆庸的意思。但看陆庸的表情,就像是个咬牙狠心答应孩子从今天开始放学自行回家的爸爸,惆怅担心地说:“我总不能一辈子像是把你锁在我身边吧?事事都跟在你身边吧?你得有自己的自由和隐私。”

沈问秋心头暖融融的,他其实也舍不得陆庸,可是不能辜负陆庸的一片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