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沙漠种田?这个可以有!(第3/4页)

想到这里,陆离念头一动,打开了虚拟实验室。

“虚拟沙漠环境!”

一声令下,虚拟实验室里显出了莽莽戈壁,瀚海沙丘。

“虚拟沙漠植物。”

下一刻,在莽莽戈壁上,瀚海沙丘边,长出了各种各样的耐旱沙漠植物。

胡杨、蒙古韭、骆驼刺、罗布麻、沙枣、河西菊、四翅滨藜、梭梭、裸果木、仙人掌……足足几十种沙漠植物。

陆离取了一截胡杨的枝条,又把基因实验室虚拟了出来。

坐在实验台前,陆离伸手触摸着胡杨的枝条,意识深入枝条内部,进入微观状态,解析胡杨的基因信息。

找到了胡杨的光合作用基因之后,陆离取了一颗胡杨种子,安装在试验台上,准备做基因编辑实验。

灵根基因的样本,自然就只能从陆离自己身上取了。

虚拟出一滴陆离自己的血液,在基因实验台上提取出灵根基因的片段,陆离又用基因编辑技术,把这一段灵根基因片段,结合到胡杨种子的基因中。

在这个步骤上,陆离想了两种方案。第一种,用灵根基因直接取代胡杨的光合作用基因。第二种,将灵根基因和光合作用基因串联。

很快,陆离把两种方案进行基因编辑的胡杨种子,全都做了出来。

拿起两颗种子,陆离走进了虚拟出来的沙漠环境中,随便找了个地方,将两颗种子丢在沙漠里。

没浇水!直接让种子被太阳暴晒。

有灵根基因了,可以直接吸收光辐射生成光合蛋白,转化为养分,不需要水也能长出来吧?

事实上……不能!

在虚拟实验室里加速的虚拟时间流逝中,两颗基因编辑后的胡杨种子,完全没有丝毫生根发芽的迹象。

好吧,到底还是不能逆天!

种子发芽需要有阳光的照射,需要呼吸氧气,需要吸收水分,还要给它提供一定的温度。这是必要条件。

陆离笑了笑,伸手一招,虚拟出了一道水流,浇在了两颗种子上。

因为是沙漠,水分流失极快。陆离只能等在一旁,隔一段时间就给两颗种子继续浇水。

慢慢的,两颗种子吸水膨胀,内部的孢芽开始萌动,生机在绽放。

两颗种子都发芽了!

陆离一挥手,“虚拟时间加速!”

在虚拟时间加速中,两颗种子肉眼可见的生根发芽。

然后……一颗种子生出的幼苗很快就死了。

这是陆离用灵根基因替换了光合作用基因的那枚种子。刚刚生出幼苗,马上就死了。

用灵根基因取代光合基因,根本就行不通。

陆离摇了摇头,把注意力放在了另一棵幼苗上。

这一棵幼苗,陆离把灵根基因和光合作用基因,串联在一起,既有光合作用基因,也有灵根基因,两者同时起作用。

这棵幼苗的长势不错。

生长速度远远超出了正常的胡杨。

正常胡杨的生长速度很慢,它可以生长一千多年。现在这棵胡杨幼苗,生长速度明显快多了。

这是因为灵根基因的原因了。

即使在贫瘠的沙漠中,即使吸收不到养分,又灵根基因的存在,晒太阳就能获得养分。

陆离发现,灵根基因和光合作用十分契合!

我们知道,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灵根基因,吸收光能,生产光合蛋白。光合蛋白需要吸收氧气进行氧化,才能生成生物化学能。

于是……胡杨自给自足了!

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被灵根基因生成的光合蛋白吸收,转化为生物能,融入胡杨的各处植物细胞,促使胡杨加速生长。

这样一来,胡杨对土地的需求变得极地,几乎不需要吸收肥料,只要晒太阳就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