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驰骋千里,兵贵神速(第2/4页)

这么快?

兵贵神速的道理谁都知道,问题是如何才能神速?

云间伯大军开拔,至今还不到十天。这就抵达津门了?

当天下午的时候,朝中大佬们更加惊骇了。

因为……陆离的大军已经抵达了燕京城外。

之所以能这么快,主要是因为在北方地界,地面上也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冰雪,雪橇在陆地上同样适用。

大军在燕京城外扎营。陆离依例派人向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缴令。

按理来说,陆离这种级别的勋贵武将率军抵京,嘉靖皇帝是要召见的。

然而……一心忙着修仙的嘉靖皇帝,根本就没想起这个茬。

皇帝没说要召见陆离,朝中大佬们也就不方便跟陆离见面了。跟手握重兵,驻扎在燕京城外的将领会面,你想干嘛?

于是,陆离千里迢迢来到京城,竟然没有一个人理睬他。

在燕京城外驻扎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传达军令,诏令陆离即刻率军出发,赶赴大同边关。

陆离接过军令,撇了撇嘴,下令拆营,全军集结。

一万五千兵马,排着整齐的队伍,高举着鲜艳的日月大旗,站在燕京城外,朝着燕京城的方向高呼呐喊。

“大明威武!”

“大明威武!”

“大明威武!”

大军齐声呐喊,雄浑浩荡的声音如同海啸山崩,席卷四方。

这一刻,浩荡的呐喊声在天地之间回响。

燕京城里,无数人被这阵呐喊声惊动,一个个扭头看向城外的方向。

喊的是大明威武,自然不是鞑靼来袭。

但是……我大明什么时候有这么雄壮的军威了?

城门附近,无数人伸长脖子,看向了城外这一支奇怪的军队。

鲜红的日月大旗迎风招展。

一支全身黑衣的大军,排着整齐的队列,踏着整齐的步伐,轰隆隆的绕城而过。

除了整齐的脚步声之外,这支大军之中没有任何喧哗。

队列整整齐齐,如同用尺子量过一般。即使在行进间,整齐的队列也没有丝毫错乱,仍然整整齐齐。

这是哪来的军队?

我大明什么时候有这样一支雄军了?

城门口,兵部侍郎张居正,抬眼看着前方整整齐齐的军阵,眼中闪过一抹惊容,心头惊叹不已。

云间伯不愧是当世名将,如此雄军,果有气吞万里之势。

……

大同府城。

大同总兵张钦坐在案几前,看着面前的地图,脸上愁云密布。

大明在大同府境内,一共设置了二十四卫,七十二堡,以强兵坚城,抵御北方的鞑靼骑兵。

如今,摆在总兵张钦面前的地图上,外围的七十二堡,已经遍布红“×”,几乎尽数沦陷敌手。

这些驻兵不过上百的前线堡垒,主要是起到给后方示警,以及阻敌的作用。

按照原本的设计,一旦前线堡垒发现鞑靼来袭,点燃烽火之后,后方的大军出动,与堡垒守军互相配合,从而击败外敌。

只不过……自从明军打不了野战,只能守城的时候,这些前线堡垒的作用,就只剩下示警了。

鞑靼寇边已经半月,前线堡垒失陷也在张钦的预料之中。

如今之计,守住大同城池不被鞑靼攻破,就算是万幸了。

“将军,紧急军情。”

这时候,一个亲兵匆匆跑了进来,朝张钦汇报道:“昨日,五万鞑靼骑兵袭击大同右卫。如今大同右卫和玉林卫已陷。大同左卫和云川卫告急。”

“知道了!”

张钦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

大同左右卫城失陷,这也在张钦的预料之中。麾下的卫所有多少战斗力,张钦自然十分清楚,不可能挡得住鞑靼骑兵的。

至于发兵援助?算了吧!一旦大军开出大同城,万一被鞑靼骑兵中途伏击呢?还是谨慎一些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