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三关九窍(第2/3页)

“具体怎么做是没有了,要你自己去寻找,一些原则还是可以唠叨几句的。”

“大道至简。返璞归真。”

“任何一门学问或手艺,为什么要有大成就,必然强调一开始要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有了基本功,掌握了最基本的原理,才能发展好后续的技巧,生出精致和极致。”

“等到了瓶颈需要突破的时候,忘了哪些花里胡哨的技巧诀窍吧,回归本源,去粗取精,从最基本处入手着眼,根据自身特性,挖掘基本功之下的原始出发点,不失为一种手段。”

华澜庭若有所思,两人又说了会儿,他拜谢告辞了观澜。

回来后,华澜庭并不急着巩固今天的收获,他知道那急不得,首先要找到和保持一种不以为意、放松心神的状态。

放松要分散注意力,于是他开始找他的小伙伴们。

问题是,没人有空搭理他。

正是秣兵历马的时候,林弦惊、易流年和风清隽等人有的份属一峰,有兼修的要参与两峰备战的事情,一个个忙得四脚朝天,师长们更是恨不得日夜布置和训练弟子。

华澜庭这时倒变成了闲人一个。

他成为长老会成员了,身份超然,长辈们有意无意不使唤他,而长老会的战略战术商议他暂时掺和不进去,掌门和周翕长老也没安排具体事儿给他。

华澜庭成了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一个闲职散人。

接连碰了几次壁还碰了几鼻子灰之后,华澜庭悻悻然,想来想去,不如趁机修炼吧。

在三叠四洞叠水瀑的一个人迹罕至的犄角旮旯找了个地方,华澜庭开始静思。

创新什么的言之尚早,大道至简可以先琢磨琢磨。

大道至简,繁在人心。

他收拢心神,把自己入道以来所修所学的过了一遍脑子,左思右想后,决定从功法、术法和招式上尝试化繁为简。

包子要一口一口地吃,功法要义上先简化一下。

思来想去,道门修真的门道可以先精炼到“三关九窍。”

三关九窍所在的任脉、督脉和冲脉,构成了人体的“小天地”。

吐纳、调息、导引,都要经过“前三田”,即上中下三处丹田,“后三关”,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加上阴窍、阳窍、中宫窍,共为九窍。

窍与经络穴位有着关联,但窍又不是穴位,穴位影响局部,而窍则联系整体。

窍的存在不能离开形、气、意。

道门也称九窍为:明堂、洞房(丹房)、泥丸、气府、鹊桥、重楼、鸠尾、绛宫、黄庭。

两眉之间却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

上丹田为练功主窍。通此一窍,可窥天地之秘,把握造化玄机。此处是“意”的中心,真气之根源,是识神的出入之门,出则死,入则生,故又有“生死户”之称。

中丹田在胸部膻中穴上一寸五分,是“形”的中心。此窍开则心胸开阔,形体舒展,经气通顺。人在突然受到惊吓,形散气乱时,多会不自觉地以手抚胸,即是此理。

下丹田在肚脐下一寸三分的小腹内,是“卫气”的中心,“力”的根源。气如不归中心,会散浮无根,所以练功第一步常要求气沉丹田,不是气压丹田,而是气沉意守,从而气息可遍布全身,达乎四肢。

尾闾关又名“命门关”,是“劲”的中心,既不在尾闾处,也不在命门穴,在与下丹田前后平行相对的腰椎之间,敛胯收臀后丹田之气贴背,此处会自然凸起。此窍开,腰际一动全身都,腰歪无力,则全身无劲。

夹脊关,在两肩胛骨之间,与中丹田前后平行相对的脊椎骨之间,是“势”的中心,肩胛突出有碍督脉运行,如能做到拨背肱弓,则肩胛收、脊背圆、两臂展、督脉通。此窍开,有包容一切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