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守真真人(第2/3页)

最突出的是,守真真人过百的年纪了,但是人生得是面如冠玉、肤如凝脂、人似白壁。

要不是两鬓微白,且神情变换之际,有时显出沧桑之感,简直可以视作一位邻家大哥哥。

修行高深之辈,可以靠着丹药之力或气血之功得以驻颜,但这位守真真人的确是修为和心性俱为上乘,加上另有奇遇,所以看上去年轻的不像话。

慕倥偬道:“守真真人,那也是本门中的一位前辈奇人。”

“要不是周翕长老后来居上,守真真人不论是修为还是经历,堪称门中一代传奇人物中的传奇。”

“真人他虽然闭关多年,想必你们也应该略有耳闻吧?他老人家,可是我的偶像之一啊。”

林弦惊道:“有过风闻。道门相学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

心决定性,叫心性;性决定命,叫性命。

命决定运,叫命运;运决定气,叫运气。

气决定色,叫气色;色决定相,叫相貌。”

“所以说,显得特别年轻秀美的人,一定是本性单纯和品行善良的人,这是长期的心性与行为的修炼在脸上的投影,因而相貌也预示着人未来的命运。”

“据说,有慈悲心、有爱心的人,往往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光芒,让人越看越顺眼,并喜欢与其接触。这,叫亲和力,也就是所谓的老少通吃。”

慕倥偬笑道:“你这话迂腐了些,不过也不算说错,守真真人确实能给人这样的感觉。”

“不过以偏概全了。真人在我心里,不,是在大多数门人的心中,如同佛教中的千面观音,他有很多个侧面和形象,你只说对了其中一样。”

华澜庭道:“嗯,关于真人的传言是不少。”

“我曾听人这样评价过:有的人,他不在江湖,江湖处处有他的传说;他一出江湖,这江湖,便是他的。”

“有一种人,前半生活得功成名就,后半生活得是谁也不在乎。据所那些真正活出体面的人,大抵如此。”

“还有人评价守真真人:荒唐时,他就痛饮,不胜人间一场醉;禅意时,他就拈花,人间有味是清欢。”

慕倥偬点头:“是了,真人可说是个纯真、天真、率真的人,同时也是个奇人、怪人、神人。”

“真人俗名李寻真,入道后得名守真。”

“真人初入山修炼时,天资卓越,远超同门,进境神速,一时无两,任何功法术法到了他手里都能迅速上手,不长时间就能学会精通,以以致于他当时的师父都换了好几个。”

“同时,真人的心性质朴,不谙世事,只知一心向道。但也因为如此,天资尽管超凡绝伦,性子上的单纯养成了他钻牛角尖的毛病,导致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修为停滞不前,慢慢被后来者赶上。”

“真人那时年轻,受不了这个,他一怒之下私自下山,声称要去红尘中磨练。”

“门里当然会派人去找他寻回。不想真人聪慧,竟然以不知哪里淘换的秘法改头换面,逃离了追踪的视线。”

“后来,听说真人以不同的身份云游行走各处,期间尝遍了人生百态、世事炎凉,历经九死一生又屡屡化险为夷,期间既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意气风发时候,也有惶惶如丧家之犬的末路狂奔时分,终有所感所悟,获得接连的突破。”

“然后他回到门中,消停了很长时间,谁知因为性格有变,变得狡诈乖张狠厉,因与人争斗,失手打伤致残师兄,被门中责罚面壁思过三年。”

“真人不服,以行走江湖得到的法术与巧计又再逃离下山。”

“这次他却在仙洲里搅风搅雨,甚至还自立门派、胡作非为,招致长老会中的大能亲自下山捉拿,几经周折才围捕擒住。”

“不料在归途中,他的狐朋狗友纠集洲外势力把他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