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四道剑阵(第3/3页)

者,意味着自由,既能支配自己的身体,也能支配别人的躯体,获得善于借助利用外物和环境操纵万物的能力。

皆,即俗称的直觉第六感。

阵,代表着奇门遁甲。

列,指道心。道心唯坚,坚决破除阻碍自己修行的障碍。

前,是对能量和元素的控制。

行,意味着光明超然的境界。

“四门兜底诛鬼阵”可攻可守,此际由四道指挥黄家近百人,化作一柄巨大的宝剑形状刺向护山大阵。

剑阵和大阵碰撞,发出惊人的铿然巨响。

十数击过后,护山大阵轰然破开一口,已经归山的群鬼涌出。

猫妖皱眉道:“这么容易?护山大阵好像不堪一击似的。”

群鬼涌出,其中四大鬼使危震天、秦天柱、巴天虎、方天戟迎向黄家四老道,鬼判安格斯和五大鬼差领众鬼杀向其他修士。

这一边,台山宗十多名强者联手迎战鬼判,有其他修士挡住了归添、归加和群鬼,仇欢喜、向玺和盛歌三个却杀向了万象门弟子。

单天冲以七巧魔瞳助众人脱身,他和仇欢喜有仇,现在身弱不宜出手,于是华澜庭和易流年接下了仇欢喜,林弦惊、宋霏霏、风清隽要清理门户,一起拦住了盛歌,诸葛昀与章晗蕴、文茵敌住向玺。

时至黎明,众鬼不在最强的状态下,两方一时杀了个难解难分。

单说黄家四道对战四名鬼使。

黄家剑法也是玄门正宗,和自在万象门的大自在剑同出一源,各有千秋,取太极之意,四道又各有所长。

松柔道长的剑式走架松柔,动作如行云流水,舒缓飘逸,轻柔圆活,连绵不绝,已初达身心合一、融于天地自然,物我两忘、物我一体的境界。

松柔不是松懈,不是一点儿力也不用,而是通过精神情绪上的放松,配合肌肉的松开和身体的松弛,形成“松、稳、慢、匀”的状态,所谓“粘连沾随,不丢不烦、随曲就伸,舍己从人”,达致“有心求柔、无意成刚,以柔克刚、借力打力”的效果。

松柔包含走化、蓄劲和粘依之力,“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同时又可以将柔转化为刚,形成“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的极坚。

松沉道长的松沉劲,注重气沉丹田和尾闾正中之身法,以神意气带动体内意气圈的形成,内外相合,上下通达,十分圆活,剑式无不以圆圈的形式发出。

计有九曲珠(两肘、两肩、一腰、两胯、两膝)同时运动形成的大圈、小圈、平圈、立圈、斜圈、顺转圈和逆转圈。

太极拳经剑术,本就源自日月大地转动的自然规律,顺乎天地自然之法。

松沉劲强调呼吸的配合,吸为合、为化、为沉、为蓄,呼为开、为放,讲究“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擎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以放得人出。”

诀曰,不得松沉法,不得入太极门庭。

松随道长的松随劲是道家“反者道之动”理念在武技上的具体运用,目的是摸对方之劲而其后克之,是太极实现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借力打人的重点,是谓“阳来阴走,阴走阳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发招之时,都是先去掉抽力,化硬为柔,然后积柔成刚,转换突然且自然,灵活无滞,引进落空,方能得机得势。

松放道长精修的松与放,是太极既矛盾对立又统一和谐的体现。松是意识指导下的松,不是无意识的松懈,要求体松而意紧,才能产生快速而强大的爆发力。

松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紧,紧不是僵,是发力一刹那调动周身精气神和肉身,以及天地之力后的反弹、释放与爆发。

四位道长虽未臻玄珠境,但均在脱胎境登峰期,除了剑法,克制鬼魂的术法亦精深,四大鬼使一旦接触上,想逃都逃不掉,很快一一伏诛,魂飞,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