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何以报德(第2/3页)

“于是,在老鹰捉小鸡这件事情上,你就有了定见。”

“再往大了说一点儿。普通人之一生不过三万六千天,对于死亡,他们虽然多少恐惧,但大多数人不会对此有所怨恨,因为这是必然的,既然是必然的,甚至讨论本身都没有多大的意义。”

华澜庭默想片刻,说道:“所谓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话虽如此,但真的面对死亡,我仍会恐惧。我立志修道求长生,追求意识长存、灵魂不灭,希冀进入更高的生命形态,可还是会有害怕和畏缩的时候。”

阿肯瑟微微一笑:“在我族看来,求还是不求,大概也逃脱不了生命的轮回,区别是你能主动掌控和意识到的有多少。”

“滚滚红尘之中,咱们再往大了说,如果你能清醒地经历多次轮回,当明白所谓的生死,只不过是睡了一觉而已,等你醒过来后,又是投身到另一个游戏之中。如此,你就不会对什么族人的陨落太过在意,最多,是对重重外欲所裹挟而产生的痛苦生出由衷的慈悲。”

“有句话说:观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在你知晓天地运行,能把万物藏于胸中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身体乃是一个临时短居的寓所,今天住进来,明天搬出去。就会知道事情都会如是而来,同样会如是而去,既无可奈何,不如安心接受,每次真诚地投身进来认真地玩一票儿就好。”

华澜庭再想,依然不能完全释然:“或许吧,您说的或许也是我道门修真的真义。不过在我这个年纪,还是无法全然做到安命认变,我要挣扎和努力,我要去选择和争取,必然就会有焦虑和痛苦。”

阿肯瑟朗声大笑:“哈哈,这很真实。无妨,孩子,这真的无妨。”

“老夫也尚未活过一世。告诉你一个秘密!老夫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有一些隐藏的能力,不是我真的看得通透了,而是我族大部首有一种传承,类似佛家的转世轮回——历代大部首的神魂和识见都能在我身上得到延续和叠加。”

“虽然年代越久远,这种累积的东西也会慢慢消散。但在经历过若干次转世轮回之后,我知道历史总是相似,事情总会重复,我知道事物总是在盛衰之间转换,这很正常。”

“我有累世的经验,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保持平常和悦的状态去看待一切的幻化交替。我不那么想得到,也不那么怕失去,有了还会无,没了,咱们乘愿再来。”

“而你没有这种积累,有悲悯和痛苦也很正常。所有让你感到纠结和痛苦的地方,都是你的意识,也是你的智慧和慈悲。那,是阴阳之阴,是阴影覆盖的地方,是本体意识的投射,可以称之为,无明。”

华澜庭喃喃自语道:“佛家《心经》有云: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碍,以无所得故。”

他忽有所感,问道:“阴影?无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我们焦虑、愤怒、怨恨等情绪对偶然和不可控情绪的不良反应,难道说,圣地圣山冥修之法是对人之无明情绪的操控之术?”

阿肯瑟的鹰脸上露出赞赏的神色:“小子果有慧根。圣山之学,大体如此,他们善于利用妄动无明之人的负面能量。”

“我于佛家道门知之有限,但也知道你们道家讲究精气神。精代表物质,气代表能量,神代表意识。以神统气,以气驭精——你的意识影响你的能量,并带动你的能量作用于周边的物质。”

“明白了此点,你之修为虽还不算太高,但普通冥术对你的影响也就很有限了。”

华澜庭又道:“您如果释然,没有了恐惧怨恨,可还是没有释怀而置身事外啊?”

阿肯瑟说:“一方面,老夫接受数代轮回,终不是自己苦修而成,境界达不到超脱的地步。另一方面,圣地本为各个原始部族的家园,圣山是外来的侵略者,我作为其中一员,岂能任由故土和族人被欺辱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