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出临安(第2/3页)

文天祥打开信封后,看到的就是上百个看似全然没有联系的汉字。但不要紧,他很快召幕僚取出一本册子,对着上面将信中字替换为别的字,一封语言简明通畅的信就出现了。

内容并不出乎文天祥的预料,是吴浚抵达临安后成功说服张世杰,让他同意配合文天祥的计划,把官家送到江西去。不过张世杰认为事不宜迟,越晚动手越容易泄露消息,所以约定于12月1日便发动,他自己设法把官家从临安带出来,江西方面只管接应即可。这个时间太紧,等到吴浚亲身回到江西再报告恐怕就过于仓促了,所以拍了快信送来。

读后,文天祥点头道:“虽说仓促了些,但也合理,便如此吧。他们要自徽州走陆路过来,正好徽州驻了两个营,便调过去接引。为防计划有变,信州那边也调两个营过去,一旦他们改道也能接住。此外,原定要东调的几个营也不要停下,以防万一。”

……

12月1日,临安。

“啊!”

杨太后突然惊叫一声,从床上坐了起来。

她刚才做了个噩梦,梦到无数贼人冲进宫中,惨不忍睹,于惊险处醒了过来。

一名原来坐在床旁打瞌睡的宫女立刻也被惊醒,起身轻声问道:“太后,可是惊寐了吗?要掌灯吗?”

杨太后此时仍惊魂未定,仿佛没听到一样,直到宫女又问了一遍,才茫然地问道:“掌灯,现在可还是在夜里?”

宫女答道:“是的,约莫是两更天。”

杨太后略带失望地说道:“离天亮还早啊……罢了,掌灯吧,再备点糖水,伺候我去起夜。”

“是。”宫女这便忙活去了。

杨太后隔着纱帐看着她模糊的影子在房间中忙碌着,心中还是有些恍惚。

自从七年前她的儿子赵昰登基为帝,她晋升为太后,不再需要为宫斗之事烦忧,生活便一直安稳,已经很少有今天这般慌张过了。上一次如此惊魂的时候,还是七年前临安事变慌忙逃亡的时候……没想到,如今又要逃亡一次了。

宫女将一碗温热的糖水送了过来,她喝了两口,感觉安生了不少,思维终于有序起来,开始思考起了正事。

如今临安的势力可分三派:帝派、相派与军派。帝派自然是以赵家皇室为首,相派则是以左丞相陈宜中为首,军派则以沪国公张世杰为首。

如果是十多年前,本不应该有如此明显的派系区别,因为赵宋皇权极大,相权和军权都是被压制的,只是想不想压的问题,然而自从临安事变以来,局势就大变了。陈宜中的权力本质上是来自于境外势力而非皇权,皇帝没法像过去那样一句话就废了他的位置,必须要看夏国的脸色,所以他能稳固地做大。

时至今日,朝廷的一般事务几乎全操纵于陈宜中之手,官家只能象征性点点头,对他没什么制约力。所幸军权还是掌握在张世杰手里,而张世杰对赵宋忠心耿耿,所以皇室不至于完全沦为傀儡。

前不久,张世杰就悄然派人进宫,与太皇太后谢道清密议,告知了他与文天祥的谋划。太皇太后虽身处深宫,但并非对外界一无所知,反倒因为多年垂帘听政,很是熟悉天下大局。因此她心惊过一阵子之后,就认同了两位忠臣的判断,决定带官家和宫眷“西狩”,躲避即将到来的战祸。

此乃大事,却不能大举准备,太皇太后将杨、全两位太后秘密叫到宫中,要她们各自回去收拾行装,召集可信的妃嫔,轻装低调,待到今日就一举离宫。

这几日来,杨太后一边在悄悄准备,一边担心消息泄露;一边担心准备的东西太少,一边又担心带的太多会耽误行程。总之,瞻前顾后,心理压力很大,今晚本来准备好好睡一觉等天亮了好上路,结果积郁成噩梦还是干扰了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