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中途城(第3/4页)

再后来安生王去世,陈煚本来就与自己这个兄长有隙,所以干脆就没让陈国峻袭爵,现在国峻只能挂着“王子”这么个没实际意义的名头闯荡了。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陈朝虽然尊儒,但对于伦理纲常实在是不怎么看重。而且陈煚本人其实也是个混蛋,抢了陈柳的妻子为妻,两家之间早有冤仇。总之安南陈朝创立之初的各种混账事实在太多,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找。)

广南工作组一早就与安南建立了外交关系,双方远隔五千里没什么利益冲突(至少安南人是这么认为的),所以相处起来很融洽。聊聊天扯扯关系,互相交易一些贸易品,符合双方的利益,关系进展得很快。

有意思的是,现在陈朝的王族陈家是安南即墨乡人(当年秦军入交趾,以中原大城给当地命名,这个即墨乡的名字就一直传承了下来),而东海人当年第一座控制的城池就是即墨,所以意外地找到了共同话题,拉扯关系更容易了。

而最近一段时间,东海商社对于中南半岛有了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

现在,东海商社作为一个海洋势力,已经可以说相当成功了。他们的势力范围从东边的此岸郡跨越上万公里一直到达西边的澳门岛,从北边寒冷刺骨的黑龙江一直到南边炎热潮湿的坤甸,庞大无比。如果他们脸皮厚一点的话,足可在地图上把大片的土地染成自己的颜色,国土面积要多少有多少……

但是,虽说这庞大的势力范围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却也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那就是很少有适宜居住的土地。算起来,只有此岸郡那一点关东平原算得上不错,其余地方要么太冷要么过于炎热,要么太干要么太湿,要么已经有了大量的人口和成熟的文明,绝不适合来自中原的农耕民族居住。

所以在地图上指指点点,他们发现现在能够到的真正有开发潜力的地方,也就湄公河三角洲这一带了。这片区域农业条件很好,水稻一年三熟,而且人口不算太多,如果进行充分的开发的话,是有望成为华夏文明的又一处发光点的。而作为开发湄公河三角洲的跳板,宾特罗城这个要点是无论如何就要拿下的了,这就需要与占城国开战了。

开战倒没什么,可问题是,打赢容易,占领很难。毕竟占城国也是有长久历史的古国,而东海人能投入的兵力有限,要是占城人不正面跟你打,而是在边边角角随时骚扰,那就只能难受至死了。所以,最佳策略应该是攻城之后逼迫占城政权承认战败,收兵罢战,好安心治理,而这就需要一些技巧了。

所以朱龙草、杜松林、张正义等在这一带话事的大佬讨论之后,决定把安南国拉上战车。安南自北方走陆路南下,东海自南方走海路北上,两国南北夹攻占城,各自撕下一块肉来,然后逼迫占城和谈,夹在中间做个人畜无害的缓冲国,最后岂不是皆大欢喜?

后来张正义把这个议题送到安南,安南太上皇对此也很有兴趣。

陈煚一直对占城国的乌、里二州(也就是后世的顺化地区)垂涎三尺。此二州位于两国边界,若是纳入治下,安南便可把国境线推进到横亘于山海之间的天险白马山上,之后对于占城便进可攻退可守了。

十多年前,他也曾试图发动战争夺取此地,但是被蒙古人的入侵所打断。如今算算也过去十二年了,安南休养生息完毕,是不是该动手了呢?

或许本来他还下不定决心,但现在有了东海人的怂恿,决策的天平一下子就倾覆了过来。当然,陈煚作为开国皇帝,自然是个老狐狸,不会任由东海人一游说就出兵。他立下盟约,若是东海人从南边先开始进攻,那么他也会出兵,不然就作罢吧。而陈国峻就被他派到了东海军中观察战况,如果一切顺利,那当然要趁火打劫,否则的话盟约也就只是一张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