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共克时坚 二 粮食缺口(第3/4页)

张国庆想了想,摇头道:“四元……我觉得还可以,不用着急去控制。现在毕竟是灾年,涨价才是符合规律的。粮价高了、有了盈利空间,商人们才会主动运粮进来,农民们也会更有生产积极性,有存粮的也更愿意出来卖,这才能解决问题。南宋那边可是三贯一石呢,过去都是我们往那边卖粮,现在想让流向反过来,就只能抬价了。”

郑绍明点点头:“有道理,不过也不能太高,要不市民受不了,说不定还会引发恐慌。而且,哼哼,不要高估了那些粮商和大户的下限,要是粮价一路走高,他们非但不会开仓放粮,反而会囤积居奇进一步推高粮价。所以,还是得设置一个天花板价格才行,达到预警线就加大供应并采取其它设施……这个还是开会研讨吧,反正我觉得不能高于五元。”

……

1270年,5月7日,上海。

历史上的这一年,元宋双方在襄阳一带展开激战,江南百姓也感觉到危机临头,市面上岌岌可危。然而在这个时空,襄阳边界一片祥和,宋人坐看北方风起云涌,丝毫没有危机的感觉,日子可要过得好多了。

当然,身处局中的他们自然意识不到这一点,也不会有什么感慨,日子还是照过。而且,相比北方因干旱而焦头烂额的景象,南边的长江流域却仍然一片祥和,甚至因商贸的发展还繁华了不少,真是可嘘可叹。

在这闲适的日子里,黄浦江东岸,东海人经营的浦东商站旁的一处茶馆中,一群海商正讨论着最新的商贸要事。

“《咸淳六年东海关税同盟粮食进口政策》?”

纲首沙正谊拿到了一份残留着墨香的薄纸,惊讶地把标题读了出来。

他现在的惊讶,还只是因为上面的内容,但如果他知道这些内容是前天才制定出来的,那想必就会更惊讶了。

旱灾形势愈发严峻之后,东海管委会连轴转,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政策,其中就包括这份新鲜出炉的《咸淳六年东海关税同盟粮食进口政策》。该政令前天通过之后,直接用电报发来了南宋各商站并就地印刷出来,然后发放给邻近的海商,要求他们参照行事。

“沙纲首,你对东海国的弯弯绕绕熟悉些,你说他们是什么意思啊?”另一名纲首也拿到了同样的一份纸,不过他对东海规矩不熟,就想着请沙正谊讲解一番。

旁边又有几名商人凑了过来,想听个热闹。

沙正谊把纸抖了一下,犹豫地说道:“之前看报纸,说是东海国大旱,如此看来,应是为此,东海朝廷才出了这份《政策》,要我等海商运粮过去。细细分来,这份政策可分为四部分:其一,是强制运粮策,也就是说每艘到港的船,必须携带至少十吨,也就是一百五十石的粮食,不过却不是博买,而是运到了就行,可以自行发卖;其二,是关税抵扣策,除了这强制的十吨粮,每多运一吨,便可得五元的抵税额,分三年兑现;其三,是公民政策,每运五十吨粮去,便可得一个东海公民身份;其四,呵呵,这可厉害了,形同分疆裂土了,要是运粮够多,便可得‘士’或‘大夫’的衔,在南洋或西洋得一封地……了不得啊!”

听完他的讲解,商人们或喜或忧,讨论了起来。

“如此说来,条件倒不苛刻。看之前的行情报告,东海那边粮价上涨,超三赶四了,江南这边去乡下收粮的话也就两贯一石,如此运去,不但不赔,还能赚上一点。”

“光计粮价,确实不赔,但把值钱的商货换成粗笨的粮食,挤占了船舱,少赚了钱,不就等于赔了?”

“是啊,更何况,此策一出,各家纲首都得买粮上船,周边的粮价岂有不涨的道理?到时候说不定粮食这块也得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