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宁阳模式 上(第2/3页)

他刚放下一份《泗水快报》,又拿起一份官方出品的《东海新闻》,略瞄了一眼,就对着头版读了起来:“高丽使团抵达中央市,或将与我国建立进一步外交关系。”

高端客户听了,把目光从书上移到年轻人的脸上:“高丽人总算是开窍了,再不跳船,蒙古人那艘破船可就要沉了。对了,他们那些叛军怎么样了?”

此人名叫陈海,原本是即墨豪商陈家的保镖,因在某次事故中恪尽职守保护了家主陈一成的安全而获得了陈家的报答,得到了一笔资金和商业资源,自己出来开设了一家“四通镖局”,经营在各地之间运输货物的业务。

商场变化莫测,他后来因各种机缘巧合,娶了泗水县一户土豪家的嫡女为妻,业务重心也从东海郡移动到了泗水县。在此之后,四通镖局搭上了东海国大基建的春风,运输业务从西头的泗水一直通到了东头的文登,财源广进不说,陈海本人也在泗水县捐了个议员的位置,可谓政商两开花,现在也是一方有头有脸的人物了——他面前的这本厚厚的《东海缙绅录》,每年一更,收录各地名士的名号、简介、著述,最出名的一批还由精通新画术的画师绘制人像,是了解东海上层阶级的必备参考书,已经连续三年登录陈海的信息了。

已经是一方大佬的陈海,自然知道消息灵通的重要性,各类大小报纸订了个遍,现在饭前等人的休闲时刻,也得让人读给他听——陈海少年家贫,无缘读书识字,发达之后虽然恶补了一些文化知识,认识了基础汉字和数字符号,至少能看懂账目了,但是看起书报来仍然不顺畅。但不要紧,他有钱可以请人给他读啊!

陈海面前的这个年轻人,就是他岳丈家的一名子弟,名叫王铣。他从小识字,读过一些经书,还看过一些新学的书籍,被陈海请来帮忙读报,同时也做些核查账目、出谋划策之类的活,算是他的心腹了。今天陈海宴客,也把他带在身边。

王铣又看了一眼报纸,连忙把它铺在桌上,指着上面一角上的高丽半岛地图说道:“有呢,进展不大,叛军还是占着平京一带,估摸是冬季不便动兵,南军也没法去收复。”

之前高丽国的林衍发动政变,夺权自立,但反对势力颇大,高丽国内一系列与元朝关系密切的实力派都不认可他。不过,好巧不巧的,东海国正好这时候在辽东开拓,隔绝了元军进入高丽的通路,所以高丽国的亲元派也就没有底气发动内战,只盘踞在半岛北部的平京(平壤)一带,与南边的林衍对峙。双方数有摩擦,但没有大战,大体上在对峙着。

陈海蔑笑了一下:“就这半点地方,也打来打去的……罢了,不说那高丽人了,还有什么大事么?”

王铣顺手往报纸下面点了一下:“有,说是我军在辽阳击破一批马匪,杀敌无算……”

这自然是胡说的。四野在辽阳跟头辇哥真刀真枪大战了一场,取得大胜,但东海人本着闷声发大财的意图,没有立刻声张,以免激起元朝的剧烈反应,而是想着趁着闹大之前多攫取些好处,所以报纸上并没有战争的消息,公开渠道只称“剿匪”。不过对于消息灵通的有心人,这个说法也只是个浅浅的遮掩而已。

陈海哈哈拍了一下巴掌:“哈,剿匪都剿到辽阳去了?还真有一套啊!”

王铣也面生向往之情,往北一抱拳,说道:“有赖王师用命,希望早日能收复燕京吧。”

陈海又是一拍巴掌:“对啊,收了燕京,重整江山……”然后突然察觉到失言,看了看周围,赶紧闭上了嘴,“呃,不说这个了,对了,有说新一年的铁路计划了没?按理说该放风了啊。”

他从事物流行业,对铁路建设自然关注的很。虽然四海镖局的主要业务走的是公路运输,看似铁路对他们构成了竞争,但实际上镖局的核心业务并非是“运输”而是“对接商业网络”,也就是把一地商人的货物运输到异地交给另一波商人,关键在这些人脉上,而运输方式只是“成本”。实际上,铁路运输的最大客户和受益方就是这些既有的物流企业,自从胶沂铁路开通,走陆路的物流成本降低了一半以上,周转率更是大幅提升,使得他们的利润空间一下子多出来一大截。作为这个既得利益者,陈海当然希望铁路修得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