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伪原子论(第2/3页)

学生指了指东边,说道:“喏,那就是地理系的教学区了,你们要想去听也是可以,但估计近点的位子肯定没了,只能远远望两眼。罢了,其实也无所谓,就算坐在前排,估摸着你们也听不懂多少。”

说完,他便急匆匆地往北边第一平台的方向去了。剩下两人脸色有些尴尬,但犹自有些不服气,便决定往东边去,去听听那位“季先生”的课。

……

“……如此,一种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将它不断细分下去,会有尽头吗?有人认为是可以无限分下去的,比如庄子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但也有人认为是不行的,细分到一定程度便无可再分了。而这无可再分的最小微粒,或者说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我们便可称之为‘原子’。我当然是相信原子论的,但秉持着实证精神,我又没有芥子眼,看不清不可见处的原子,所以不能贸然地说这个理论就一定是对的。但是,从实际应用上来说,原子论能解释更多的问题,所以我们的理论便倾向于以它为基础,这便是今天我要讲解的内容。”

季国风讲了一段,听了下来,等待学生们消化。

他现在是在第二平台地理系的一个大讲堂中,这个能容纳百人的大厅此时已经挤满了人,过道和窗外的走廊上同样堵了个水泄不通。

季国风现在的主职还是莱芜相关的事务,但最近工业部在相关业务上有了重大突破,他不得不赶回来镇场子。虽说如此,但也不是一时不停都要忙的,所以趁着空闲,他便上了崂山来讲两堂课,顺便乘乘凉。他今天讲的这堂课不是正式的教学大纲内容,但也与地理系的课程相关,毕竟作为高等院校,光学本专业是不行的,还得学习通用的基础知识才行。

过了一会儿,他又继续讲道:“譬如说这有一小块铁,是一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体,也就是体积1立方厘米,那么它的质量应该是7.9克;又有一块铅,体积相同,众所周知,铅的密度要更大,差不多应该是11.3克。那么,我们搞科学的,需要有追根问底的精神,这是为什么?原子论就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点,那是自然是因为铅原子比铁原子更重。当然,原子是很小的,这么一块铁里面含有的原子数一定是非常多的,我们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个,自然也算不出铁原子的质量。但是,我们可以定义一个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这可以衡量原子的相对大小。比如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9,铅的就是113……”

等等,这是什么鬼,季国风你这是在误人子弟啊!穿越十多年了,难道连元素周期表都忘了吗?

他当然没忘。实际上,这些关键的基础知识,当年在第一时间就群策群力记录归档下来了,现在都妥善地保存着,元素周期表自然也是有的。

但是,对于这些现代知识的教授,有个重要的问题……你该如何证明呢?

往小了说,你就没法确定这个世界和旧时空是适用一套物理规则的,必须得验证才行;往大了说,如果你只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们,而不让他们验证及质疑,培养他们真正的科学精神,那么跟另一套四书五经有什么区别?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崂山学宫的教师和学生们是共同进步的。他们一起观察星辰的运行,一起设计实验,一起验证书上的理论,这才有了如今被人称作“实学”的新学科的兴盛。

其中,力学之类的学科还算好说,实验相对好设计,理论的根基因此很稳固。但对于元素周期表这样的高端内容,那可就真抓瞎了。诚然,你可以直接跟他们讲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5.85,铅的是207.2,甚至还可以讲讲中子、质子和电子,但是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呢?如果没有实验而强行灌输,那就不是科学,而是另一种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