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呼之欲出(第3/4页)

明清时期臭名昭著的“加耗”,也即在正税之外还以“运输损耗”为名向农民征收额外税收,就是南宋始创的。到了现在,江南农民交一石正税,往往要附加两石至两石五斗的各类加耗,算下来,光是这个田税就不比胶州农民低了。而且除了纳粮之外,还要缴纳钱、绢、布、茶等税收,这些在北方由于经济水平和行政水平低,早已折算成粮税了。

在常规性税收之外,还常有临时的“科配”,往往需要一次缴纳相当于数年正税的钱粮。此外,如果朝廷急需物资,还会向民间“和买”,也就是以一个象征性的价格强制购买,基本等于明抢了。

在此基础之上,南宋才有可能一度实现近亿贯的岁入。当然,日积月累,随着官僚系统的老化,现在也收不到那么多了。也是因此,贾似道才会出台那么多敛财的政策。

“也是啊,临安那样的城市,有什么特别的产业吗?那么富裕,凭什么呢?”

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都是极度发达、规模极大、市民普遍富裕的城市,远超同期普通城市水平。然而,为什么会是这样?

是因为周边农业特别发达吗?确实发达,但也没比同时代其它城市更发达。

是因为有独特的商路汇聚吗?确实有,但也没比其他商业城市更多。

是因为有成规模的手工业吗?确实有一些官营工场,但效率和规模也并不出众。

实际上,这两个超规格的国都,真正繁盛的只有因消费而生的各项娱乐业。本质原因,就在于这样的巨型城市不是自发发展起来的,而是被催生出来的!

朝廷从各地刮来了天量的财富,集中流入了首都,被分配给了皇室、亲贵、朝廷官员、禁军等人。城中大部分产业都因这些人而生,也因此分到了一点利润,从上到下一点点传递下去,衍生出多层次的消费产业,从而导致了这些城市虚假的繁荣。

说到底,只是无根之萍罢了。一旦系统性崩溃,也只能烟消云散,被打回原形了。

“算了,救不了。”狄柳荫摇摇头,收回思路,又看了看手里新收上来的一卷棉纱,旁边那个满脸皱纹的农夫正期待地搓着手,对他讨好地笑着。“还不错,二十钱一斤,我全要了。”

大事操心也没用,还是先管管手里的棉花吧。

……

1261年,10月23日,中央市,市北工业区。

“请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提升棉布的产量,不用担心销路问题,不管你们生产了多少,我们都能卖的出去。市场就像一张无边大口,贪婪地吞噬着每一点棉布,请再加油一些吧。”

郑绍明放下手中的信,无奈地苦笑了出来。

这封信是商务部的黄鹤寄来的,为的是催促他尽力加快棉纺织品的生产。

随着天气越来越寒冷,棉布和棉质成衣的销量也暴增,后勤部各个工坊生产出的棉布几乎没有库存时间,出来一批就被运走一批,他们加班加点,仍然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史若云版的管委会上台后,大刀阔斧的改革暂时没有,但是细节处的改良一件接一件。就比如说,这后勤部和商务部之间也开始了货币化结算:商务部采购的棉花供应给后勤部,不再是无偿调拨,而是按市价计价;相应的,商务部从后勤部领用成品棉布和衣物,也不再是免费拿,而是计价付钱。

虽然这只是在账本上多记了几个数字,并没有实质性变化,但是相关部门看着自己账户上的理论资金数额不断上涨,工作积极性总归是上升了一些。根据新规矩,虽然这账户余额仍然是商社的而不是个人的,但是部门干得好,年底也是会多少有些个人奖励的。

郑绍明披上了外套,决定出门去检查一遍今天的生产状况。他没有直接去车间,而是先去了河边一处测量水位的标尺旁边,看着水位又降低了一点,不禁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