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1章 镇西都护府的大危机(第2/3页)

那些支撑不下去的商户也被允许关闭店铺回家生活,另外等待消息。

曹昂出面向他们保证——他们一定不会被问罪,一定不会被责罚,除了偿还贷款之外,没有额外的责任需要担负!

因为错的不是他们!

因为千错万错都是安息人太废物的错,他们但凡争气一点把罗马人打回去,不就完事大吉了吗?

呸!一群废物!

于是大家同仇敌忾,把肚子里的怨气、恐惧和担忧全都冲着千里之外的安息国发泄,举城都在痛骂安息人的废物,镇西城还真就恢复了平静取回了和谐。

当然,那些之前来这里避难的安息商户就真的瑟瑟发抖,躲在家里不敢出来了。

生怕被人知道自己是安息人,然后被痛打一顿还没地方说理。

更害怕被要求补偿因此受损的魏国商户。

当然,镇西都护府也不是没有官员提出这样的想法,没收安息商人的财产来补贴魏国商户的损失,这样的行为被曹昂拒绝。

我们是官员,不是强盗,明知道这样的事情和安息商人没有关系,却还要这样做,损害的是国家的名誉。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了缓解矛盾而把锅甩给安息人已经是极限,更进一步损害他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实属不必要。

万一这样做了,影响了未来安息国恢复正常以后不愿意再来魏国贸易,岂不是国家更大的损失吗?

曹昂拒绝了这样的行为。

可是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这只是连锁反应的第一步。

旅店和酒肆倒了,下游的一些与他们有商业合作关系的人们也失去了生意来源。

安息商人不来了,需求量骤减,一些做手工艺品,或者酿酒,还有给城内酒肆、旅店提供粮食蔬菜的人们也没有生意做了。

镇西都护府或者说整个魏帝国的经济模式还是比较单一的。

主要就是农业,在农业之上,发展了一些商业和手工业。

城池周边遍布着屯田农庄,承载着主要人口和主要的生产任务,城池里则分布着一些商业店铺,依靠着农业产品来经营商业,他们花钱和城外的农庄订购产品,以此满足自己的需要。

经济繁荣时期是这样的。

城外农户和城内商户结成利益同盟,一边给钱一边供货。

供不应求的时候,农户也会在官府的组织和鼓励下努力扩大耕种范围,开垦更多的荒地以满足城内商户的需求。

结果经济萧条来了,商户倒下了,农户生产出来的东西没人买了,只能放在家里干瞪眼。

粮食还能放的住,放个几年不成问题,总能吃完,卖不出去就卖不出去。

可是蔬果就不容易放住,价格还贵,还挤占了种植粮食的土地,一旦赶不及在腐坏之前吃掉,就是血亏,亏得还不是一星半点儿。

这年头粮食才是主要的食物,能吃上蔬果的从来都不是普通民众,而是有钱人,更别说西域地区生产力远不如中原地区。

中原农业发达地区的农户们温饱已经不成问题,还能隔三岔五搞点荤腥解解馋,西域地区的农户们只有逢年过节才能搞点蔬果吃吃肉,平常还是吃粮食和盐菜填饱肚子。

蔬果他们根本舍不得吃,一般都是卖给城内商户做外国客商的生意,自己用来赚钱,几乎等与经济作物,经济作物拿来自己吃,简直是浪费。

更别说保质期很成问题。

于是很多老农进城对着城内商户破口大骂,说他们没良心、没用、伤天害理之类的。

但是商户们一推六二五——全是安息人的错,他们现在也没钱了。

老农无奈,最后也只能骂骂咧咧的自认倒霉。

毕竟生产出来的主要还是粮食,蔬果是少数。

吃掉吧,也亏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