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章 他认为罗马帝国没什么大不了的(第3/3页)

如果有另外一条可以规避这些中间费用的渠道,实现了罗马和中国的直接交流,没有中间商,则问题也不会存在了。

罗马人当然不会耗费巨资再去找安息人的麻烦。

打仗不要钱吗?

若是通过贸易赚了更多的钱,皇帝也就有钱可以去贿赂军队了,不必要非是打仗才可以,这样一来,估计皇帝和军队都会高兴。

但是中亚国家应该就会非常抓狂了。

虽然海路还不能完全取代陆路贸易,但是依旧会分走大量的份额,随着时间推移,这样的贸易份额还会不断的转移到海上,而不是陆路。

持续降低的收益肯定会让他们非常抓狂,但是他们又不敢也做不到通过海路同时得罪两个世界大国。

他们只能对内盘剥了。

他们的生活和经济水平会有一个比较大的下降,不知道到时候这些商人会怎么想。

不过不要紧,这个翻译官已经在他这边当官了,未来是否还会回到家乡也不一定,安息国估摸着也没有多少寿命可以折腾了。

郭鹏通过这些熟悉中亚局势和去过罗马帝国的商人出身的翻译官得知了罗马帝国的一些情况。

他原本是不懂的,知道罗马帝国的存在,了解罗马帝国的一些过往历史,对于他而言已经不容易了。

这个时代的一些细节问题,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事情,他真的不知道,只能通过知道的人来给他提供消息。

就比如他知道萨珊波斯会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但是究竟是什么时候,他也不清楚。

通过这个时代落后的交通搜寻信息,辨别这些信息的真伪,从中找到历史的轨迹,那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和那些庞大的国家做生意。

因为没有国家可以拒绝古中国的奢侈品,比如丝绸,还有他创制的铁锅,以及茶叶,他要用这些高档产品榨干罗马帝国的油水。

为此,他主动发起航海行动,寻找与罗马人通过海路直接联系的方式。

延德四年开始打造航线和沿途的据点,到延德七年,海军舰队在印度洋地区遇到了罗马商船和罗马商人。

并且进行了交流和第一次的贸易,接上了罗马帝国的印度洋贸易航线。

不过由于补给消耗完毕,舰队被迫返航,延德八年才重回印度洋地区。

延德八年,海军在阿拉伯半岛地区建立生活据点的时候遇到当地土著的反抗,一个罗马商人还给海军提供了路线帮助,协助海军消灭了那个部落的抵抗。

到延德九年,七艘大海船组成的官方性质的船队在太史慈麾下海军将领王威的带领下首次抵达埃及,进入埃及地区。

两条原本不会相逢的帝国命运线就此摆脱了平行的宿命,交织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