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学校(第2/5页)

孤儿或者有孩子的家庭被最先登记,所有的孩子也都安排了负责照顾他们的人,基本上就是一个老人照顾一个小孩子一个大孩子,然后,齐景辰就告知了这些孩子,以后他们之中的适龄儿童都要去学校学习,他们的一日三餐也将由学校发给他们吃。

简而言之,他们要是不去学校,就没有饭吃了。

齐景辰说过学校是可以学东西的地方,所以对于他的这个要求,西区的人没一个觉得不好的,甚至都非常高兴。

齐景辰去看学校的建设进度的时候,还看到有家长带着自家孩子过来,然后看着那个刚建好的学校道:“你认一认这里,以后你就来这里学本事,要是你能学一样本事,比如学会怎么做鞋子,我就不用担心你将来会被饿死了!”

那些孤儿也围在新学校旁边,充满兴趣地看着这个学校:“这里真漂亮!我能在这里学怎么盖房子吗?”

齐景辰摸了摸其中一个孩子光溜溜的脑袋:“你们想学什么都可以学,不过最先要学的不是这些。”

那个被齐景辰摸了脑袋的孩子激动的就像是快要晕过去了一样,他识字的普通人还是有不少的,但都有工作或者早就跟人签订了契约,不可能来西区干活,而且之前齐景辰找人登记户籍就已经找了很多了,因此现在差点找不到人。

幸好这个时候,老诺曼把自己的仆人借给了他,还找别人要了一些仆人。

伺候魔法师的那些仆人基本上都是认字的,老诺曼的这些仆人就都认识字,而他们也非常愿意教导孩子们认字——他们做的一直都是伺候人的工作,现在竟然可以给别人当老师,简直不能太棒!

西区的孩子非常非常多,其中年纪最小的还不用上学,超过十三岁的,在耶尔都被当成成年人,最后齐景辰就规定了七岁到十二岁的孩子都要去学习,十三岁到十五岁的,要是愿意也可以去学习。

最后要去学习的孩子,差不多有五千人,齐景辰最后就给人分成了一百个班级,每个班级五十人。

户籍还没有完全登记好,造纸工坊也还没有开起来,所以西区的人挺空的,很多就干脆去了学校。

年龄段里的孩子可以进教室有座位,稍微大一点的孩子也能在里面旁听,其他的成年人就待在教室外面,等着看这些孩子都能学点什么。

“在房子里学的啊,学的应该木工?”

“怎么没有工具啊?”

“老师在发什么?那是羊皮纸吧?”

“羊皮纸很贵的,给这些兔崽子羊皮纸做什么?”

……

教室外面的成年人都不解地看着里面的情况,然后就看到讲台上的老师突然在那堵涂成了黑色的墙上用一块白色的石头写下了几个字。

听课的人还在好奇那堵墙到底是什么的时候,那个老师问道:“大家认识这几个字吗?”

当然不认识,这里的人都不识字。

所有的人都一片茫然,最后还是一个坐在后面旁听的少年举起了一只手。

“你来说说,这个是什么字?”老师将那个少年叫了起来。

“是光明!”那个少年站了起来:“我以前看到牧师大人写过!”

“没错,这是‘光明’,”那个老师道,“今天,我是来教导你们识字的,而我最先要教你们的,就是这几个字。”

认字?这个老师竟然不是教这些孩子做木工的,而是要教他们认字?

窗外看着里面的情况的成年人都惊呆了。

他们逃难来圣城之前,都是生活在最底层的百姓,除了种地什么都不会,在他们看来,能学会一样手艺,比如学会木工活,就已经是一件非常非常幸运的事情了,识字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如果这些孩子识字,那他们将来就能找到非常好的工作,甚至可能成为那些大人们的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