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第2/3页)

她不动声色的开始围绕着学校的生活来盘问,慢慢的让辜然放下了戒备,从言语中拼凑出一个故事来。

初中刚入学的时候有一场考试,辜然踩着线被分进了重点班,成了重点班的吊车尾,是月考时老师批评的常客,这次暑假重新分班,他更是从重点班直接掉进了平行班。

而且进了高中之后,虽然成绩不怎么样,但他长得很不错,有很多女生喜欢他,其中一个是“老大”看上的,这可不得了,千错万错都不是自己喜欢的姑娘错呀,只能是这个小白脸儿了。

辜然被家里管得严,母亲性格又强势,他乖惯了,连告状都不会,任由那帮小痞子在校外围住来打,他被打怕了就不想去上学,学习也就越来越坏。

本来他就不是老师眼里的那种好学生,在这个升学率为王的高中阶段,老师就更不注意他了,也没想要开导他,只晓得直接找家长。

“要不是上次他挨打被片警儿看到了,一群人全部带回了派出所,我又认识那小警察,还不知道这件事。”辜俸清显然很生气,板着脸孔,周身散发着冷气。

他们聊了快一个小时,容溪终于可以下诊断了,“这是学习障碍,但同学的欺负老师的偏见,是最根本的原因。”

这里说的学习障碍跟孩子的智商无关,与脑部器质性病变和大脑发育迟钝也没有关系,学习障碍是指孩子的后天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妨碍其正常完成学习任务的一切不适应行为。

大部分所谓的学习问题,在专业上可称为"学习障碍"。最典型的核心症状是上课分神,作业拖拉,考试焦虑或粗心,偏科等。孩子想学但学不好,一学习或考试就焦虑、恐惧,很多青少年发展为厌学,甚至反感老师、同学等一切与学习有关的事。

“这种情况在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转变的过程中很常见,成绩不好很影响自信的,而且他还被欺负,这就造成了他对学校的这种负面情绪。”容溪仔细的给他们解释道。

“那怎么办?”辜然母亲问道,连辜俸清都眼巴巴的望住她。

容溪很无奈的摇了下头,“吃药没用,只能做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怎么做?”辜然妈妈追问道。

容溪点点头,“必须修复背后的心理创伤,以及帮助孩子建立对学习的积极情绪下的条件反射。”

创伤修复的大体过程是先利用深度催度眠下的创伤修复技术将孩子带回创伤事件的情景,催眠治疗师再引导孩子释放负性情绪,如愤怒、屈辱、悲伤等,当孩子的情绪比较平静后,治疗师继续在催眠下给孩子做认知治疗,纠正一些错误的观念。

“经过创伤修复后,大部分孩子的情绪都会趋于平静,症状大幅度缓解,不过有的可能一开始效果不明显,但经过一段时间情绪和观念的转变就会慢慢体现出来。”容溪道。

而深度催眠下的条件反射重建技术则可以帮助孩子建立高效学习的状态,对一系列学习场景建立健康、积极的情绪条件反射,孩子学习时是感觉自信,甚至是兴奋的,这对孩子快速追上学习进度、提升学习成绩很有帮助。

容溪解释完之后顿了顿,又道:“我建议你们先做创伤修复,再做学习条件反射重建,我会让我们的心理治疗师来做,她做过很多个这样的孩子了。”

她说的是宁陵,恰好宁陵近几年来的课题方向就是关于学习障碍的治疗,对此问题的治疗有很丰富的临床经验。

但让她惊讶的是,辜然的妈妈并不赞同她的意见,“可以直接做学习的那个么?”

容溪愣了一下,“一般来讲,如果心理创伤不明显的话是可以的,甚至不做都没问题,但是辜然的问题已经很明显了,而且也有一年了,我建议还是做修复的好,否则可能会引起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