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8章 热闹(第2/2页)

有人提议。

不过。

立马有人反对,还不少。

“算了吧。”

“就是,你想啥呢,也不想想,德林省为什么会火,人家的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我们这优势太差。”

“哪差了?”

“地理,人家在哪,东南亚,左边是十几亿人口的印度,右边是十几亿人口的华夏,还有附属旅游点。”

“我们呢?非洲最南端,远离欧洲和亚洲,人家吃饱了撑着,不去德林省玩水,来咱这里看海?”

“你醒醒吧。”

一听。

那人顿时焉了。

好吧。

也就脑子一热,由于羡慕,随后一说,要说可行性,几乎为零,旅游,可不是一个景点能撑起来的。

渐渐。

还是回归到了建城。

“只有建城一个方向。”

“要清楚。”

“这个项目的目的,不是吸引游客,而是让一些资本回国,支援莫桑比克的建设,这才是根本。”

“说得对。”

“干。”

“就这了。”

“……”

几乎是没什么阻碍,通过了向缅的城市贷款,和刚果金一样,他们认为,这试一次聚集本国资本的机会。

以往。

有钱了。

就移民。

转移资产,去外国投资消费,大笔的资金流失,这次有机会撬动本国资本,他们可不会轻易放过。

忽然。

有人提出一个观点。

“你们说,西方资本会不会进场?”

曾经。

这是贷款项目。

如今。

变成了商业项目,还是可盈利的,资本逐利是天性。

“不可能。”

立马有人反驳。

“为何?”

“他们对商业项目感兴趣,但必须有两个前提,第一,有经验,第二,能忍受一定程度的结款周期。”

“别忘了,缅痶的,并不是完全的商业化,还有部分可以提供贷款,在今后一段时间,慢慢收回。”

“西方资本呢?”

“有这个耐心。”

“不。”

“我不认为他们有,在金融市场挣钱不香吗?干嘛来做这种事,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他们,不可信。”

对于西方国家,有人一点希望不报。

贷款?

想得美。

每一次去借。

就像是求大爷一样,还要忍受看乞丐一样的眼神,而且,西方的国会制度,注定不会有兼济天下的心。

……

也就在莫桑比克热闹之时。

坦桑。

尼日利亚。

埃及。

老过。

孟加拉国。

……

一大批世合组织成员国,开始商讨这个项目的可行性,同样,大多的目的,只是为了撬动本国的资本。

让资本变投资。

很多国家穷人多,但富豪的有钱程度,也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如果能利用起来,绝对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