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3章 热闹(第2/2页)

现在。

终于向前一大步。

感兴趣的不仅仅是不发达国家,还有发展中国家。

前者是真穷。

后者倒不穷。

但没理由有便宜不占,没附加条件,利息低,甚至无息,这样的贷款方,简直是打着灯笼都难找,不,是没有,只此一家。

……

印度。

首都新德里。

就此事。

总统府正热烈讨论。

“不能错过。”

“是啊。”

“可是,我们已经欠了好多账,估计有点悬。”城市贷款虽然不是使用中泱政府的名义,但庞大的医疗贷款却是印度当局背。

一个人。

平均五万亚元。

于是。

短短几个月,就欠了人家近百亿,看着都心疼。

“问题应该不大,加上地方债,我们就欠了几百亿而已,不算多,唯一的问题是,总的贷款额度有多少,我们能争取到多少。”

“可投什么项目?”

“基建?”

“不,我们缺商品。”

“就是,基建?你能征到地,扩宽马路都难,别说修高速路,铁路,机场,甚至炼油厂,现在能修的基建,也就只有电厂了。”

“还是商品吧,项目贷款拿下来也干不了。”

“对。”

“就商品为主,项目贷款为辅。”

“……”

不一会儿。

大家就达成了共识,不是他们想要咸鱼,而是没办法,征不了地,啥都别想干,基建?这事儿,在统一税收都没有的情况下。

还是以后再说。

“我觉得,还是再多花点力气治理环境,现在,各国的空气污染被过滤溶液遏制,而我们的情况,并未得到有效的大规模改变。”

“首都可以依靠缅亚环保技术公司的除霾塔,空气污染被控制在一定范围,但其他地方的数值依旧不断冲击着监测设备的极限。”

“我认为,可以通过修建大量的小型发电厂来解决这些污染问题,农作物残留燃烧,用来发电,电厂的排烟可以用过滤器过滤掉。”

“一举数得。”

这个提议。

并不新鲜。

以前就有提过多次,但是投资太大,没钱。现在缅痶愿意提供项目贷款,他们大可以借这股东风,好好解决一下这个现实问题。

弄好了。

名声也好。

“不错。”

“也就这个项目容易推动。”

“嗯。”

他们也想过用行政手段杜绝这类污染,可是,执行起来难度太大了,第一,烧,人们觉得是最快的方法。第二,尾气过滤器又太贵。

第三。

也是最无奈的。

那就是习惯了。

指望人家遵守,还不如主动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