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3章 再无反对(第2/2页)

有人欢喜。

自然有人要愁了。

其中。

最愁的莫过于京东。

商储可以说是把京东的模式优势给冲掉了一半,虽然现在蜂鸟的仓储几乎都是荒地,可架不住人家有钱,有了钱,一切皆有可能。

唐青是银行送钱、阿里送钱,其他想送钱的人估计也能排长队。

而京东呢?

融资得到处求人,还求不到。特别是今年,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大家都不愿意动作太大,京东现在账面上可没有多少钱了。

银行又不贷。

头疼。

很头疼。

刘东估计今年会是京东最难熬的一年。

过不去。

死。

就算过去了,也可能面临无休止的红海竞争,唐青,你就不能给别人留点活路吗?他已经可以想象到以后烽烟四起的局面。

有了商储。

就可能冒出大量京东。

这片海。

刀刀见血,想不红都难。

……

美国。

纽约。

正如网友们热议的。

一觉醒来,《福布斯》榜单小组就被这两个消息刷屏,这才几天,你又折腾出如此大的动静,大哥,您稍微消停一点好吗?

小组办公室。

“之前蜂鸟商储初步估值是三十亿美元,现在阿里的投资,把它给拉到了一百五十亿美元的市值,还有华夏工行的贷款。”

顿了顿。

负责人无奈道:“给估值多少好?”

这家公司半分钱都没赚过,想要准确估值,是个问题。

“我觉得,一百五十亿美元就够了,工行的贷款只能说明唐青的信用好,阿里的投资才能算是市场价格。”手下分析道。

“有道理。”

“同意,蜂鸟连一个厂都没立起来,更别说物流和快递了,影子都没有见到,阿里这笔投资已经透支了蜂鸟前期的估值。”

“没错,没有阿里,如果只有工行的贷款,我们也最多估值到五十亿美元。”

“那好吧,就一百五十亿美元。”

于是。

经过计算,一百五十亿美元的百分之九十,再减去最初的估值三十亿后,在他们给唐青的身价估值上,又多了一百零五亿美元。

这还不是最终的。

两天后。

微晶科技上市。

他们还得在发布前确定一个较为准确的数字。因为就在新闻发出之后,阿里的股价应声上涨,彗星集团也跟着沾了点光。

除了唐青。

不少人的数据到时候都得改,因为一些榜单上的人有可能持有微晶科技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