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1章 二百亿以上(第2/2页)

“此外,你们应该明白,唐青是不缺钱的,更不缺贷款银行,他现在只是嫌麻烦,不想用其他公司股份为这家公司做质押。”

“如果觉得我们工行办事太让人心凉,减少和我们的合作,损失的不是唐青,而是我们工行,假如,我是说假如,他从别的银行贷到了。”

“那么……今后还有我们什么事?”

几个问题抛出。

让在场人安静了下来。

的确。

刚只考虑到流程不合规,没有先例,还有工行的骄傲。有抵押还罢,你无抵押贷款着实有点‘嚣张’,可人家唐青是有‘嚣张’的本钱。

工行。

和其他几大行不同。

肩负的不仅仅是对工商业的贷款。

还有扩展海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环,如果今后唐青在海外的贷款,再也不找他们工行,实话,损失的就不是钱,是信誉。

海外。

一个本国企业都不能从你这贷款。

你让别的国家怎么信任?

那个副行长继续道:“我倒是觉得,这是一次机会。”

“机会?”

“对,唐青的蜂鸟计划,可不仅限于在国内,而是世界,计划里的海运公司可不是摆设,我们工行想要在海外快速发展,离开不了这样优质的客户。”

“可是,无抵押,出了问题谁负责。”

“唐青创造的奇迹还不够多吗?”副行长微笑道。

“可是……”

“我们可以和唐青商量,以后他旗下限定企业的贷款有优先考虑我行,我觉得可以考虑,但三百亿的确太多,不能完全满足。”

“……”

最后。

会上还是没有一个定论。

“还是让上头看看吧。”刘立收起文件。大家松了口气。

半小时后。

拿着会议决策。

刘立找到了领导。

就是上次带队去瑞士的负责人。

“我们觉得这是一次投资,但还是有人比较担心。”刘立简单汇报道。

“担心是正常的,唐青起来太快,而且太年轻,但是,这也是华夏经济崛起的典型,在这一点上,可以考虑特殊问题特殊对待。”

“摸着石头过河,还是已经露出水面的礁石,至少安全了些。三百亿是有点多,但也不能太少了,二百亿以上,你们决定一个数字。”

相比那些没什么核心技术,没什么实力,没什么特色的企业,唐青的产业就没有一个差的,行长不知道,他可是知道,上头十分重视蜂鸟商储的模式。

不过。

没有做起来。

还看不到明确的成果,何况,在瑞士他也答应好好考虑考虑,看来刘立没有对行里人说,也好,这种承诺,不宜宣扬。

“明白,我知道怎么做了。”

“嗯。”

刘立离开了。

没有回去就开会通过。

不着急。

哪有你今天打报告,我几天就给你回复的,作为工行的总行,架子还是要的,何况还得让风控那边好好论证一下,不然,资料上太草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