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8章 骗子(第3/4页)

戎伟冷笑一声。

诈骗电话?

他们这里可没听说过。

以前。

这里没有通讯设施,不可能有诈骗电话,就算有,也在缅痶的其他地方,后来,当电话和网络在缅亚经济特区普及之后,本以为会听到这种事情。

然而。

刚一出现苗头。

不到一个月,就呵呵了。

起初。

他们采取了一个较为简单的方式。

——电话过滤。

据他所知,当时本地所有的通讯,都接入了缅亚通讯集团的通讯安全中心,这些计算机,会对所有特区内基站的通信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和过滤。

由基站过的短信。

全都会被监控。

如果含有违法信息,直接就交给他们治安局处理,而电话就比较麻烦了,实时监控,还要判别出是否为诈骗,着实有点难度。

但是。

后来。

发现这种手段着实麻烦,好好的通讯公司,竟然搞得和经侦一样,而且效率不高,还得和各方面协调,治安局和通信公司都觉得这样不行。

于是。

缅亚银行来了一招狠的。

那就是对自己狠。

他们这边另辟蹊径。

行。

你打电话骗人。

可以。

让人家转账。

也可以。

但只要我掌控住资金流向。

就能控制住危害的扩散,由于银行卡都是实名制办理,每张卡的作用,都在银行内部有备案,每一笔大额资金流向,都会审查合法性。

银行内。

也有一张关系图。

突然向非亲非故的人账户里大额转账,都会被银行的系统重点关注,最最让戎伟感到绝的一招,就是每个人的开户数量是有限的。

一个人。

只准办理两张银行卡。

一般一个用于国内转账。

一个可以用于出境消费。

因此。

在源头上。

就把赃款的分销给管住了。

拿到钱。

对方想要取现的难度极高。

首先。

转给陌生人,就会被关注一次,若是那个陌生人再转给不在关系图谱中那些血缘、工作、生活地域上有关系的人,立马就会被上升一个关注等级。

其中的复杂流程和审查条例。

戎伟也不太清楚。

只知道缅亚银行有这么一套机制,来监控整个银行体系内的资金流向,确保货币流通的安全,也正因为如此,刚刚有点苗头的电信诈骗,被强行按了下去。

诈骗者拿到钱。

取不了。

转不走。

花不掉。

谁敢干这事。

为什么花不掉?

因为每张亚元都有号码。

你取出来,花了,只要走任何一个联网的验钞机,就能被银行锁定,然后顺藤摸瓜,逆推调查出涉案人员,销赃的成本,已经高到让戎伟都暂时想不出来如何能逃脱掉这套体系对资金的管控。

等于说。

缅亚银行用了极高的成本。

减少了他们治安局大量的工作。

而且只要参与了类似的事件,就算是最后作为终端取钱的,后果也很严重,除了要去矿场劳作,还要接受长达几年的观察期。

期间若是再犯。

那就是在挑衅法律。

没的说。

严处。

由于缅亚经济特区的三个地区,之前全都不是稳定的地带,因此,这里的人,对于律法和管束,其实比其他的邦更甚。

因为。

在以前,若是不守规矩,那是真的要吃花生米的。无论是苏育、盘丛还是达维,以及那些被零消灭的首领们,都是说一不二的主。

……

挂了电话。

戎伟快速上报特区治安厅。

很快。

米昊的电话记录就被调了出来,好在米昊是在特区内接的电话,信息流走了缅亚通讯集团的数据网络,不然,可就调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