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说白瞎不白瞎(第2/4页)

以前吧,就讨厌苞米杆子上出乌米了,现在听田小胖这么一说,咋好像掉个了似的涅?

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啊!

“郭书记,这个苕条可以好好利用一下啊。”田小胖撅了几根早就干透了的苕条,这玩意韧性比较大,结实耐磨,所以才常用来编土篮子。

那位郭书记也咂咂嘴:“关键是编完的大土篮子,也卖不动啊。以前俺们村里也搞过,倒是红火过几年,后来这玩意用的少了,也就没人编了。不过,村里不少老人儿,手艺还在。”

“大土篮子没人要,咱们就编小篮子啊。”田小胖给大伙解释一下,就像是黑瞎子屯用靰鞡草编织的草鞋,在山货店里卖得就挺好。

等到今年冬天,冬闲的时候,把苕条割了,编织一些精美的小篮子做装饰品,或者做果篮花篮之类,因为里面含有熊能量,肯定受欢迎。

听田小胖解释完了,郭家洼子的人更乐呵了:你瞧瞧人家一来,就能变废为宝,点石成金。

也有明白人,比如说郭书记他们,知道这一切的源头,都是熊能量,没有这玩意,咱们郭家洼子出产的东西,还是原来那熊色。

走了大半圈,地势这才平坦许多,位置也靠近跟大馒头相接的地方。事实上,两个村子之间,基本上就是以月亮河为界。

所谓的月亮河,就是上些日子,从月亮湖里引出来的那道沟渠,原本是干涸的,是一条无名的小河沟,现在借了月亮湖的光,被正式称为月亮河了。

田小胖瞧见这边的地势还算比较平,立刻又有了主张:“这边的旱田,就多改点水田吧,咱们种出来的大米,可是能卖到十块钱一斤的。”

大伙一听,眼睛更亮了:乖乖,十块钱一斤,水稻的产量又高,这回可有账算啦。

可是在激动过后,郭书记他们又满脸为难:“小胖啊,旱田改水田,先期投入比较大,俺们村里还欠着债呢。”

郭村长也补充说:“而且,俺们也没这个打算,要是现在开始建大棚育水稻苗,好像也来不及了。”

这些确实都是实际问题,估计,种水稻的事儿,就得等到来年再说了。这个也急不得,先规划好了再说。

顺着月亮河,一直往东南方向溜达,渐渐的,沟渠分叉,分出来一个更小的河道,只不过,连通的地方早就被堵死了,所以,只是一道干涸的沙土沟子,还有一层鹅卵石,记录这里曾经的沧桑。

看到远处有一排板房,田小胖忍不住询问:“这边以前是采砂的吗?”

这些年,因为建筑的需要,河流沙也比较值钱,所以,不少地方都有采砂的,其实,对环境的破坏比较大。

郭书记摇摇头:“这里的沙子含土量太高,一般都用不上。倒是前几年,发现了玛瑙矿,村里想办个企业,加工玛瑙,结果反倒赔了不少钱。”

这个也能赔钱?田小胖有点不解,前些年兴起玛瑙热,按理说,不应该赔钱啊。

想想也就是在这附近得到的两块极品玛瑙,尤其是玛瑙球,功效非凡。就算是装饰用的百子离离,价值也是极高的。

“别提了,这里产玛瑙不假,不过呢,品质比较低,根本就卖不上价。费劲巴力的雕刻出来,买的钱还不够人工呢。”郭村长说起这个来,就唉声叹气的,当初,就是他极力主张办这个玛瑙加工厂的,结果赔个老底朝天,现在提起来,还臊得慌的呢。

这样啊——田小胖也表示理解,不达到宝石级别的玛瑙,其实也就是普通的石头。而且,玛瑙以红色为贵,像这种杂色的石头,那价值就更低了。

不过呢,他倒是有点别的想法,还是决定过去瞧瞧,顺便验证一下。

下了河道,踩在沙土上软软的,鞋窠里都灌了不少沙子。田小胖索性叫大伙都回去,只教郭村长陪着,慢慢往前溜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