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第2/3页)

秦宛没说话,她垂着眼,一步一步朝后退着,一直到脚跟半悬空,砂石从脚底滑落的时候。

她紧抿着唇,唇角颤抖了一下,然后缓慢抬起头,眼底蓄满了泪水。许久后,突然闭上眼,身体朝后倒去。

陆柯陈瞳孔一缩,匆忙上前伸手去抓。

但秦宛还是在自己的眼前跌入了东阳湖内。

十一月的湖水,如同整个人泡入冰块里,刺骨的冷意从眼耳口鼻处涌来,浸湿了原本鲜活的生命。

周围的人蜂拥而上——

“有女娃娃掉进水里了!”

“刚才看着这个男孩一直在旁边跟人家拉扯不清,保不准就是他推得!”

“有人报警吗!快点喊救护车!”

秦宛死了。

记者蜂拥至学校,每一位同学和老师都十分配合的在镜头前演出——

“她是个很乖巧善良的孩子。”

“对,学习成绩也很好,平时也很懂事。”

“我们都很惋惜。”

“学校很重视这件事,一定会给出交待,并且我们反复声明,绝对反对校园暴力,对任何暴力行为绝不姑息。”

这是一件很值得讽刺的事情。

许多人只有在事情发生出无可挽回的后果之后,才会开始痛哭流涕地想要弥补,痛苦惋惜着表达自己对被害人的喜爱。

但为什么活着的时候,没有人爱她呢?

陆柯陈被告上了法庭,他看着秦宛悲痛欲绝的母亲,和隐忍伤痛的父亲,缓缓闭上了眼。

“陆柯陈,你必须对我说真话,要毫无隐瞒的告诉我事情经过。”

那位看上去十分年轻的律师这么对自己说。

要告诉律师什么呢?

媒体和记者一边打着伸张正义的名义,一边四处张贴着死者的照片四处来增加噱头,引发群众的好奇心来互相攀比争夺着点击率。

告诉他们秦宛是因为不堪那样恶劣的羞辱才逃离,无疑是给他们创造了大好的热点。

秦宛在活着的时候已经痛苦万分,陆柯陈不想让她在死之后还不能清清白白。

于是,他说:“我没有什么要说的。”

天光缓缓地降落。

陆柯陈在某一天,收拾自己课桌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熟悉的笔记本。

许久没有收到的,秦宛的交换日记。

“我其实不是个特别坚强的人,因为觉得如果表现得很乐观的话,或许能更多地安慰自己一下。但是我真的,已经不想再继续过这样的生活了。”

“语文老师今天讲课文的时候说,许多文学创作者喜欢写悲剧,是因为只有悲剧才能让人刻骨铭心,才能让人在沉思中记忆深刻。但是那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在悲剧发生之后才能沉思呢?”

“但现在,我好像突然能明白这些话的意思了。是不是一定要证明这不仅是‘打闹’之后,才能得到真正的重视和道歉呢。”

“我已经不再期待明天了,但是希望你能依然期待。”

陆柯陈背起书包,走出教室。

又开始下雨了。

十一月,好像一直都是个阴雨连绵的季节。

*

陆父昨晚几乎是彻夜未眠。

他早晨起来,思前想后,还是准备找陆柯陈再谈谈心,谁知道一推开房门,却发现里面早已空空如也。

陆柯陈的床铺收拾的很干净,书桌也整洁明亮,看上去很早就出门了。

陆父叹了口气,走进自己儿子的房间,四处扫了一会儿,莫名觉得感慨万千。

小时候,这是个很听话懂事的孩子。

陆父准备离开的时候,目光却突然被一个抽屉所吸引。

他记得,这个抽屉一直都是上锁着的,身为父亲,自然也很尊重儿子的隐私,所以并没有打开来看。

只是此刻,却有些鬼使神差地伸出手,轻轻拉了一下。

出人意料的是,抽屉这次并没有上锁。

一本日记本安静地躺在里面,但是看封面,似乎并不是男孩会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