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成长 他当初又有什么脸,……(第4/5页)

“是。”包子点点头。

没多久,这个空旷的大殿中,便剩下了赵芯儿与明太妃二人。

赵芯儿开门见山的问:“娘娘,您寻芯儿过来,可是有事吩咐?”

如今,皇帝荒淫无道,若不是有要事,娘娘定不会喊她进宫。

果不其然,赵芯儿话音刚落,明太妃便点了点头道:“不错。”

她看向赵芯儿,目光中带了几分欣慰。

初见之时,她还是一团稚气,如今瞧着,也成长了许多,担得起摄政王妃这个称呼了。

她道:“朝中之事,哀家也有所耳闻,如今,摄政王率领众将士在西北与匈奴作战,可后方不仅不大力支持,却多加干扰,若是叫匈奴人知晓,定要笑掉了大牙。我想,王妃也不会想这般坐以待毙吧?”

赵芯儿抿着唇,微微点了点头,“是。”

“你待如何?”明太妃问。

赵芯儿顿了顿,方才咬牙道,“按照赵立诚运送军饷的速度,定会坏事,西北大军如今军饷短缺,若是军饷不能及时送到,便等于将西北大门为匈奴人肆意敞开,我欲意……取而代之。”

明太妃闻言,便是拍掌一笑:“好,不愧是哀家看重的人。”

其实,匈奴人进来不进来的,她并不在意。

她当初进宫,便是存了,同这个王朝同归于尽的打算了,可如今……逝者已逝,为眼前鲜活的小丫头拼一把,也不是不可。

“不过,你想要从赵立诚手中劫走东西,可不是这般容易的。”明太妃又道。

赵芯儿点了点头,神情有些苦恼:“不管如何,只能尽力一搏了。”

明太妃浅笑了下:“既然你有这个胆量,那哀家便助你一臂之力,哀家手下锦衣卫三千人,个顶个的能打,便是对上赵立诚那几千人的军队,也不在话下,从今日起,锦衣卫便听从你的命令,王妃,不要叫哀家失望。”

说着话,她从怀中掏出一块金色的令牌,塞给了赵芯儿。

赵芯儿微微一怔,接着急道:“娘娘不可!锦衣卫是先皇留下,保护娘娘安全的,怎能由我差遣!”

明太妃嗤笑一声,不屑道:“便是哀家身边没了锦衣卫,皇帝母子又能奈我和?况且,只要你不说,哀家不说,谁又知道锦衣卫不在宫中?”说完,她目光带了些许不耐烦,瞥了赵芯儿一眼,“磨磨蹭蹭的,难成大事,此事便这般定了,有了锦衣卫助你,你才好从赵立诚手中劫了东西,日后将军饷平安运送到西北。”

赵芯儿有些动心,但也有些迟疑。

她担忧的看向明太妃。

明太妃似是察觉了她的目光,神情愈发的不耐烦,“刚夸了你,便开始婆婆妈妈的,好了,你走吧,哀家看到你便烦。”说完,摆了摆手,倚在了躺椅上,闭上了眸子,不再理会赵芯儿。

“娘娘,多保重,我定早日归来。”

赵芯儿道。

明太妃仍旧闭着眸子,一动不动,仿佛睡着了一般。

赵芯儿无奈的笑了笑,“那芯儿便告退了。”

说完,她轻手轻脚的出了大殿。

门“吱呀”一声,被关上之时,明太妃终于睁开了眸子,看着她离开的方向,轻轻叹了口气,方才收回目光。

-

大抵是最近陆卓焦头烂额的,并没顾得上赵芯儿,所以,今日赵芯儿出宫还算顺利,路上没碰到一些碍眼的人。

回了王府后,赵芯儿便将春暖夏圆,还有李程唤来了。

此次前去西北,赵芯儿只打算带包子一个。

春暖机敏,夏圆身条与个子,则是跟她有些像。

她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可以叫夏圆扮做她,对外只称她患了病,卧床不起,不再见客,叫夏圆日日待在屋中,便可掩人耳目。且,旁边有春暖出谋划策,应当也不会露馅。

整个摘心楼之中,都是信得过的人,再嘱咐李程一番,赵芯儿便不怕走漏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