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3/6页)

柔儿苦笑,“阿衣,你别说这话了,我跟你解释过,他是我嫂子……”

“是你嫂子兄弟,是你哥朋友,是你爹娘义子,我知道啊,可是这并不妨碍他喜欢你、想娶你啊。阿柔,你也不小啦,孩子也没在身边,独个儿这么单着,心里头不苦啊?你瞧我,我这是没法子,没选择,要是有个男人肯这么对我,我得多高兴啊。”

柔儿知道她难处,她娘常年要吃药,还有个在读书的弟弟,为了挣钱活命,耽搁了自己的终身大事,如今年过二十,还没成过亲。倒也有人替她介绍男人,可也没碰着满意的,人家嫌她年纪大还要替她养家养舅子,她也嫌弃人家相貌丑各种毛病。

孔绣娘见柔儿不吭声,心里头替她着急,“阿柔,你是不是心里头还有你孩子她爹啊?林大哥样样好,你都不动心,除非你心里头,有个比他还好的人,心里装满了,也就盛不下另一个了,是不是啊?”

柔儿哭笑不得,“你说哪儿去了?我是心思没放在那上头,光顾着愁铺子里的事儿了。阿衣,你快别逗我了,成太太家的东西做好了吗?三日后人家就要来拿了呐。”

岔过话题,孔绣娘总算结束了对她和林顺的撮合。

柔儿把账本合上放回抽屉,翻了张人家描好的花样子出来,坐在桌前认真地临摹。

她会的太少,要学的太多,启程比旁人晚,用的功夫就得比旁人多。

如今偶尔会和金凤碰面,金凤也不藏私,她要问针线上的事,一样一样细细演示给她瞧。

柔儿其实很喜欢如今的生活,虽然不能日日陪在安安身边,但赵晋准她偶尔探望安安,对她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恩赐。

她是个容易知足,也惜福的人。

不会自怨自艾,只懂埋头使劲的过日子。

腊八节,家家要吃腊八粥。柔儿昨天熬了半宿,今儿起的迟些,一下楼,就见她欹县铺子里的学徒小红喜滋滋地站在楼下,“掌柜的,我师父问你今儿回不回,说要给你留腊八粥呢。”

为了这点事,萧氏不至于特地遣个学徒来问,若只是想给她留碗腊八粥,也可命小红直接带过来。明显是有事儿。

柔儿点点头,应道:“那你跟他说,我今儿傍晚就过去。待会儿你回去路上慢着些,我这有点零钱,你拿着,路上要是饿了,自己买点零嘴儿,给你师父也带包糖栗子回去,我记得她爱吃。”

小红高兴地收了钱,柔儿又留她吃了早点才放她走。

今儿生意突然好起来,从饭后直至未时,一直陆续有客进来。说是成太太家治宴,摆在厅里头的绣花挂毡惹眼,不少太太奶奶们瞧上了,都打听了是这家孔绣娘的手艺,特上门来光顾的。

进来越有五六波人,订出去一对儿挂帐。虽说利钱不多,这总算是个好的开端。

柔儿忐忑了许久的心,稍稍安稳了一点。

她算着时间,今儿本来要去瞧安安,说好在青山楼未初见,因生意耽搁了一会儿,晚上还得回去欹县,怕是时间来不及。

她咬牙在门口订了辆马车,天雪路滑,租车马的钱格外贵,为了见安安,怎么也得奢侈这一回了。

去到浙州城时,就已经申时了。她一路担忧,怕金凤等不及先带了安安走。

飞速在青山楼门前下了马车,正要冲进门去,忽闻身后有人唤她。

回过头,见是一顶雕花的轿子,里头坐着个美艳的妇人,“是陈柔吧?”

柔儿也认出了对方,“四姨娘?”

话音刚落,轿旁冲出个十四五的丫头,“没长眼睛吗?这是我们家主母奶奶,你喊谁姨娘?”

丫头气势汹汹,极是忌讳主母被轻瞧了。

尹氏嗤笑,“你给我退下,瞧把人家陈姑娘都吓着了。”

美目瞥向陈柔,温声道:“不过你确实唤错了,如今我可不是什么姨娘了,我夫家姓袁。”